視頻報道
映象網訊(廣電全媒體記者 趙丹)春節過后,鄭州“一碗面溫暖一座城”真情延續,李剛的刀削面館溫暖依舊。節后開張頭一天中午,吃面的顧客沒有此前爆滿,但來幫忙的人卻不少。學生“組團”當義工、新涼菜師傅上手快、畫家來贈畫等驚喜,讓開業前忐忑不安的井小敏終于放下心來。
學生“組團”來幫忙
昨日正月初八,是李剛的刀削面館重新開張的日子。
上午11時許,面館已經聚攏了央視等眾多媒體,鄭州一些熱衷于公益的愛心市民也陸續趕來,大家都想來看看“愛心面館”節后開張頭一天的模樣。
店內還是8張桌子,擦得干干凈凈,削面的伙計和新來的涼菜師傅正在后廚忙活,一個小姑娘當義工負責收款。
原來,面館老板身患骨肉瘤的事跡經媒體廣泛報道后,愛心人士自發用各種形式,來幫助面館。其中,義工一直不間斷。
昨日,鄭州市四十四中的11名學生“組團”來面館幫忙。剝洋蔥、削蓮藕、洗黃瓜……小姑娘們忙得不亦樂乎,末了,還把垃圾收拾干凈。
負責召集大家的學生劉映辰透露,她們都是高一(4)班的同學,從媒體了解到面館的事跡后,就相約著來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這春節就等著吃碗面呢”
11時43分,一位中年男子掏出兩張“愛心面卡”,放在吧臺上。井小敏趕忙招呼,收下面卡,在一張小紙片上寫上“1號,2大”字樣,遞回去。
這是歇業開張后第一位愛心食客。“年前就來吃過,這春節就等著吃碗面呢,初七就來問啥時候開業了。”
隨后,又一位老先生要了5碗面。“上大碗小碗都無所謂。”
緊接著,推著嬰兒車的年輕爸爸媽媽來了,頭發花白的老人來了,穿著細高跟鞋的美女來了,一家幾口的來了……歇業開張頭一天中午,面館生意算不上爆滿,但專程跑來吃碗“愛心面”的情誼,讓人心頭一暖。
昨日,曾通過東方今報表示賣燴面提出錢幫助李剛的“76人燴面”相關負責人,也把春節間籌集的923元送到面館。
女主人重拾信心
“初七就來了一些顧客,問啥時間開業,有個外地顧客還買走50塊錢的面卡。”井小敏說,考慮到吃面的人會多,專門買了6袋面,初八一早開始和面,讓來的顧客吃到筋道、新鮮的面。
雖然提早籌備,但頭一天晚上,夫妻倆還是合計了很久:歇業幾天,顧客不來了怎么辦?來吃面的顧客太多怎么辦?表妹、三姨來不了,伙計不夠用咋整?涼菜師傅能不能初八一早到位……“緊張,不知道從哪開始了,啥都沒準備好,咋給大家一個交代啊?”
昨日凌晨5點多,井小敏就從醫院起來,安置好丈夫、女兒,趕緊到面館忙活。而當天的驚喜,也終于讓她把心放下:學生“組團”來幫忙;涼菜師傅一早從許昌趕到店里,上手還特別快;中午來吃面的顧客雖不多,但一句問候能暖心窩……
“放心了!踏實了!有信心了!”井小敏干脆地說。
困擾李剛的
最主要的還是幻肢痛
昨日,鄭州市骨科醫院相關負責人透露,李剛目前全身情況及飲食都正常,大小便也正常。由于骨盆手術傷口比較大,愈合緩慢,待傷口愈合后進行下一步的術后化療。
目前給李剛帶來最大困擾的是幻肢痛。院方稱,50%以上的截肢病人術后都伴有幻肢痛,即患者感到被截掉的肢體仍然存在,且在該處發生疼痛,疼痛多在斷肢的遠端出現,表現為持續性疼痛,且呈發作性加重。
如何解除幻肢痛?院方稱,各種藥物治療往往無效,只能等待自動消失,最短在術后1~2月,有的1年左右。
不過,醫院已經對李剛及時進行了心理疏導和精心護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