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三環內工業企業每年將外遷4~6戶,2016年年底,我市三環內工業企業基本外遷完畢。近日,市政府出臺《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三環內工業企業外遷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繼中心城區177個批發市場外遷后,我市再次部署,推動三環內工業企業外遷。力爭3~5年時間,將全市三環內工業企業全部搬出市區。
搬到哪?
分5類搬到各產業集聚區和工業園區
《意見》指出,力爭利用3~5年時間,將全市三環內工業企業全部搬出市區。2013~2015年,每年推進4~6戶企業外遷,到2016年底,三環內工業企業基本外遷完畢。
外遷對象為市區三環內具有國有劃撥或出讓土地的工業企業、利用租賃用地進行生產經營的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適合樓宇發展的工業企業除外。
企業將在何處安家?根據部署,企業將分為5類,主要搬遷至各產業集聚區和工業專業園區。
裝備制造企業:重點遷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登封市、滎陽市、鄭州上街裝備產業集聚區。
印刷包裝企業:重點遷往新鄭產業集聚區和新密大隗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產業園。
服裝生產企業:重點遷往新密市產業集聚區和中原區紡織產業園。
食品加工企業:重點遷往新鄭、鄭州馬寨產業集聚區。
其他類企業:根據企業意愿分別向四環以外的各縣(市、區)產業集聚區搬遷。
市財政每年列出一定額度的資金,用于獎勵外遷進度快、取得成效好的企業和外遷企業所在的區政府。
咋治污?
專項資金支持企業搬遷改造
近日,霧霾天氣成了民眾關心的熱點話題。如何驅散霧霾,讓藍天和白云常駐?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治理工業企業排放的污染物顯得頗為重要。
對此,《意見》指出,對符合本意見規定外遷方向搬遷的污染嚴重企業,搬遷后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達到減排要求的,可向市三環內工業企業外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申請,報市政府同意后,由市政府安排污染治理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通過搬遷改造,消除污染。
為方便外遷企業職工工作與生活,各級市政公用部門將根據企業搬遷后的實際情況,調整和開辟新的公交線路。
值得關注的是,企業由三環內搬遷到其他縣(市)和上街區的,企業職工的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險關系和住房公積金繳納比例等可保持不變,暫不隨企業外遷轉移。(見習記者 董艷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