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1月份,鄭州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何一年不如一年?
省環保廳發布“應霾”緊急通知:不達標企業“零容忍”,必要時24小時駐廠監察
鄭州“斗霾”進行時:封存一半數量公車運行措施延續到春節后
同是1月份,鄭州API達標(優、良)天數,前年是22天,去年是19天,今年則只有3天“良”。鄭州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何爆減?污染來自哪里?昨天,記者繼續追訪。此外,針對霧霾天氣頻發,近日省環保廳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對不達標企業要“零容忍”,必要時24小時駐廠監察。
電廠排放雖達標,煙塵仍是污染源
冬季燃煤煙塵污染比重增加
昨天,國家環保部通報1月31日部分城市空氣質量情況,截至昨天上午10時,在過去的24小時內,鄭州市的空氣質量為五級,屬重度污染。
有細心讀者統計,環保部發布的公開數字顯示,同是1月份,鄭州API達標(優、良)天數,前年是22天,去年是19天,今年則只有3天“良”。
達標天數為何爆減?污染來自何處?昨天,鄭州市環保局監測專家范相閣說,今年1月份的污染狀況是多年以來罕見的。出現這樣的天氣,既有氣象的原因,更是長期污染積累、集中爆發的結果。
前不久接受大河報記者采訪時,鄭州大學環境科學研究院張瑞芹教授分析說,鄭州大氣污染中,燃煤煙塵、機動車尾氣、建筑揚塵各占1/3。冬季,由于取暖需要,燃煤煙塵污染比重更大。
燃煤煙塵排放,究竟是怎樣的狀況?
燃煤煙塵占1/3冬季比重更大
建筑揚塵
占1/3
機動車尾氣
占1/3
電廠燃煤大戶達標排放
昨天,記者從鄭州市環保局了解到,鄭州市涉氣(大氣污染)企業中,有國控、省控企業20家(含省政府直管的鞏義市),市控企業24家。其中,市區內有3家國控企業:新力電力有限公司、鄭州泰祥熱電公司、鄭東新區熱電公司。它們都是燃煤大戶,其污染排放情況,國家環保部、省環保廳、市環保局均可實時在線監測。
昨日14時許,記者在鄭州市環境監察大隊環境監控科的監控電腦上看到,13時,鄭州新力電力公司一號機組,脫硫后煙塵28.83(折算值,單位毫克/立方米,下同),二氧化硫148.5;鄭東新區熱電公司一號機組脫硫后煙塵28.31,二氧化硫105.8。
按照國家規定,達標值是煙塵折算值為50毫克,二氧化硫折算值400毫克。
這兩家企業全部達標排放。
【探源】
煙塵有污染,改造談何易
除了電力供應,新力電力、鄭東新區熱電公司還承擔著鄭州市區冬季供暖的重任。
昨天,記者從環保監測部門了解到一組數字,新力電力有5套機組,冬天全部滿負荷運行,夏天一般只開一兩個;鄭東新區熱電公司有2套機組,夏天開一備一,冬天全部運行。也就是說,冬季取暖季節,污染排放是夏天的2倍以上。
此外,記者還從有關部門了解到,鄭州市每年燃煤量達3100萬噸,占全市能源消耗的73%。其中,幾家火電廠是燃煤大戶,燃煤總量達到1600萬噸。
這些燃煤大戶,也是煙塵排放大戶。以新力電力為例,該公司平均每天燃煤量達1萬噸,排放3噸左右的煙塵。“盡管達標排放,但還是有煙塵排放到空中”。
據了解,如果將鄭州的火電廠改為燃氣等清潔能源,每年運營成本將增加10億元;所有電廠改造,則至少增加費用20億元。
昨天,記者從鄭州市環保局了解到,鄭州市正在編制《“藍天”工程白皮書》,明年4月底前有望完成。
另據了解,昨天,國家環保部環境監測司有關負責人蒞臨鄭州,進行灰霾天氣及PM2.5監測的有關調研。
【舉措】
省環保廳發布緊急通知
霧霾期間將嚴格控制餐飲業的油煙排放
霧霾天氣頻發,近日省環保廳下發《關于不利氣象條件下強化大氣污染防治應對霧霾天氣的緊急通知》,針對排放大氣污染物點源、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等污染源,向各省轄市、省直管試點縣(市)環保局提出專項監管要求。
通知要求,各級環保部門要加大對污染“源頭”的管理,對于不達標企業將實施“零容忍”。火電、鋼鐵、水泥、冶煉和城市燃煤鍋爐等重點排放源列入“強化管理名單”,對達不到要求的企業一律停產治理。
霧霾期間將嚴格控制餐飲業的油煙排放,并在城區內暫停明火燒烤。
【預報】
3日將降雨雪,利于霧霾消散
1月30日晚至31日,河南自南向北普降一次冬雨,多數地區為小雨,信陽則為中雨。省氣象臺專家昨日分析說,此次降雨對減弱河南霧霾天氣有好處,但效果不明顯,預計在3日前后,河南冷空氣活動頻繁,對霧霾消散較為有利,同時將會迎來一次大面積的雨、雪天氣。
省氣象臺專家昨日介紹說,自去年12月份至今,河南的霧霾天氣較為集中持續出現,這與大環境有關系。
從小氣候看,河南近期的大氣層特別穩定,上下層的空氣垂直走動很少,城市上空如同蓋上了一個“大鍋蓋”,上面的空氣下不來,下面的空氣上不去,因此,霧霾很容易產生。
鄭州“斗霾”措施落實得怎么樣?
●封存公車措施延至春節后
●1小時內43個工地停工●公交黃標車進廠大修
●每天300多臺高壓沖洗車上街
1月8日,鄭州市出臺《鄭州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方案(草案)》,因其及時性,受到廣泛關注。如今,距離方案出臺20多天,霧霾時隱時現。不少市民關心,有關部門有沒有依照方案治霾,他們都做了哪些實事?昨天,大河報記者對此進行追訪。
方案出臺后,鄭州市首先嘗試封存了15%的公務用車。在初步運行正常的基礎上,1月19日至30日,進一步擴大公務車封存數量,將封存比例提高到50%。昨日,大河報記者從鄭州市政府了解到,為斗霾,鄭州市封存一半數量的公車運行的措施,將一直延續到春節后。目前,鄭州市各黨政機關和行政事業單位已將封存車輛的車型及車牌號上報到市政府備案。
根據方案規定,市城管局要加強道路清掃保潔,每日增加2次灑水降塵。鄭州市市容環衛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接到方案后,他們每天出動300多臺高壓沖洗車沖洗道路降塵。
方案要求市城建委加強對建筑工地揚塵的監督管理,及時派出督查組對建筑工地揚塵防治工作情況進行督查。“我們接到市政府通知的當天,不到1小時,就有43個工地主動停工。”市建筑揚塵污染整治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根據方案,鄭州市交通委要對超標排放的公交車實行限行。市交通委安全信息處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已陸續安排了公交黃標車進汽修廠大修,使尾氣排放達到標準。
(首席記者 路紅 記者 張渝 施書芳 實習生 趙攀明 郭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