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 (廣電全媒體記者 高冬麗 董彩紅 首席記者 梁新慧)建河南省區域危險廢棄物處置中心,處理“廢舊節能燈” ;多排精品節目送戲下鄉,讓百姓自覺抵制低俗表演……昨天,記者發現,今年省“兩會”上,很多委員經過多方調研寫出的提案,實用又親民。
【提案1】
物質鼓勵居民上繳廢舊節能燈
提提案者:省政協委員王著
內容:節能燈本是一種綠色照明設備,但王著調研得知,受制造工藝的限制,目前節能燈產品總會含有一點汞。節能燈的回收處理線每條造價約為1000萬元,又沒有政府補貼,一般企業都不回收處理。但廢舊節能燈的數量與日俱增,政府應制定細則扶持社區、企業、公益組織設立固定回收點;對居民上繳廢舊節能燈給予物質鼓勵或探索“以舊換新”回收方式;建立河南省區域危險廢棄物處置中心。
【提案2】 按GDP增長比例規范文化投入
提提案者:省政協委員周虹
內容:我省偏遠地區的老百姓多年看不上一場大戲,城市低保戶守著劇場舍不得買票看演出,于是,一些草臺班子、擾亂市場的低俗表演應運而生……農民和市民都應該像享受社保、醫保一樣享受“文化福利”。
經過多年調研,周虹撰寫了提案,希望政府一是要按照每年GDP的增長比例,規范文化投入,二是要規劃精品劇目編排,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三是要出臺地方法規規范演出市場,打擊低俗和非法演出。
【提案3】 實施“大學生村醫工程”解決看病難
提提案者:省政協委員郝立富
內容:農民的健康與生命由學歷層次偏低(多數無學歷)、技能不高、經驗欠缺的醫務人員監護。黑龍江省為保障農民的醫療安全,防止農民因傷因病致貧返貧,在全國率先啟動“一村一名醫學大學生工程”的經驗值得推廣。
建議河南也選擇、推薦農村優秀高中畢業生,到高等醫藥院校學習,然后回農村衛生所為農民服務,使其成為“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大專學歷的本土醫學人才。參照“大學生村官”給予大學生村醫待遇。
【提案4】
建議高等教育實施“分類培養”
提提案者:省政協委員蔣志民
內容:河南大學少,任務重,實施個性化高等教育的條件不夠成熟,又必須改變模式化的高等教育現狀,以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就得對大學生實施分類培養。
建議根據學生的個性偏好和畢業取向進行分類培養。比如:第一類,準備畢業后繼續深造的;第二類,準備畢業后從事本專業工作的;第三類,準備畢業后跨專業工作的。相信“分類培養的方式”一定能為河南的高等教育開創新局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