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來自基層的省人大代表楊華民。
映象網訊(廣電全媒體記者 王濤 文/圖)關注霧霾天氣和破解“中國式過馬路”是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而這也是河南省人大代表、鄭州市交巡警五大隊民警楊華民今年在河南兩會上的重要議案。
減少“中國式過馬路”,從孩子抓起
“如何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是今年首次參加“兩會”的省人大代表、鄭州市交警支隊五大隊民警楊華民最為關注的話題。
“我作為路口的執勤交警,每天都在目睹‘中國式過馬路’這種現象,為什么有人見紅燈不停,依然選擇前進呢?這反映出文明出行素質和文明習慣的問題。”楊華民說。
他建議學校把道路安全知識列為教學內容,并把基本的交通法規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識列為考試內容,提高中小學生對交通安全的重視程度,以及從小培養他們的文明出行習慣。“中國式過馬路”陋習不能在孩子中蔓延。讓小手拉大手,從根本上杜絕“中國式過馬路”現象的發生。
應對霧霾天氣 嚴控超標車上路
作為在街頭執勤民警,楊華民非常關注近期出現的霧霾天氣。
楊華民說,應對霧霾天氣,需要兩手抓。治本之策是加強大氣污染防治,逐步限制淘汰黃標車等措施,有效減少污染物排放;同時還有加強對大氣污染物點源的環境管理、灑水除塵、對超標公交車限行、暫停建筑工地作業等應急措施。
“我只有回到老家農村的時候,呼吸著鄉下新鮮的空氣,才感到心靈是多么的自由”楊華民深情地說,要想有效治理霧霾天氣,我建議環保局的領導去街頭和民警、環衛工一起體驗一下,這樣才能知道問題在哪兒,怎么解決。
呼吁粉絲減少開車 多去植樹
許多樹木都有吸收污染物的能力,起著隔塵、降噪、抑菌、調節氣候的作用,加強綠化是減少霧霾天的一種思路。
“我們今天栽下一棵小樹苗,那么三五年之后,就是一片小樹林,這樣,才能給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片藍天。”楊華民說。
俗話說“十年育樹,百年樹人”,在此,楊華民呼吁市民和其3萬多粉絲,從減少開車,保護現有樹木做起。同時,希望大家在春節過后,去植樹造林,為保護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