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中雪,鄭州銀裝素裹。潔白的雪,帶走了幾多霧霾?鄭州的空氣質量是否有所改善?杯中白雪消融,怎么留下灰黑沉淀?且聽專家來解。
【實驗】一杯白雪,幾多污染
20日,鄭州在連續多日的陰霾天氣后,終于下了場中雪。
昨日14時10分,記者用一只一次性紙杯,在中原福塔后廣場,采集了一杯看上去非常干凈的雪。帶回有空調的辦公室,半個小時后,杯中雪融化了一半,潔白的雪表面,竟布滿了帶狀的黑色沉淀。一個半小時后,整杯雪融化成水,水面上飄著黑色絲狀物,杯底也有不少灰黑色的沉淀。
雪后水蒸氣讓鄭州依然陰沉
雪融化之后的臟東西從哪里來?昨日,記者采訪了鄭州大學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瑞芹教授。
張瑞芹分析說,雪融化后的黑色物質是什么,需要化驗才能詳細了解。但從整體上說,這些物質都是有機物。具體來源主要是汽車尾氣、工業排放物以及油品、食物加工過程中的排放物等,上述物質隨空氣流動,會在一定的區域內污染大氣。
張瑞芹說,記者的實驗中,一小杯沒有受到人為污染的雪,里面就藏了不少臟東西,這說明鄭州在持續的霧霾之下,空氣受到了較為嚴重的污染。
“毋庸置疑,這場雪對鄭州的空氣有很大的凈化作用。”張瑞芹說。
那為什么下雪之后,鄭州的天空依然霧蒙蒙的?張瑞芹說,一是下雪之后,空氣濕度增加,形成水蒸氣,水蒸氣凝結成霧,造成天氣陰沉。二是一場雪對鄭州的空氣并沒有質的改變。目前鄭州的空氣污染指數依然很高。水蒸氣、污染物排放等混合形成灰霾,就是鄭州天空看上去比較陰沉的原因了。
張瑞芹說,雪中所含有的污染物,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目前鄭州的空氣質量狀況。
空氣仍不好盡量少出門更別吃雪
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副站長范相閣也說,持續的霧霾天氣,使鄭州的空氣受到了污染,一場雪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使污染有所減輕,但對整個鄭州的空氣質量來說,并沒有大的改變。從下雪前后PM2.5的數據來看,鄭州目前仍處于較為嚴重的空氣污染期。他建議大家還是少出門,減少戶外活動,不要進行晨練。尤其不要吃雪,因為看似潔白的雪里面,其實隱藏了很多污染物。(記者 周曉波 實習生 狄曉晶/文 首席記者 張曉冬/圖)
【建議】兩會上“滅霾”提案井噴
經歷了降雪的“洗禮”,20日下午5點,鄭州各監測站點的空氣質量仍均為重度污染。到底怎么樣才能趕走霧霾?在今年的省“兩會”上,滅“霾”提案井噴,政協委員們紛紛就空氣質量與污染、霧霾治理提出自己的建議與看法,共同打造“美麗河南”。
環保應前置 介入工程審批中
省政協委員韓冠先建議,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環保部門不能只當生態修復和事故處置的“消防隊”,環境保護必須充分介入工程審批、發展規劃、經濟政策之中。
省政協委員王家柱也表示,要結合河南實際,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物技術及制藥和新材料三大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推廣核能、水電和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
鼓勵大家買電動汽車
省政協委員王玉橋表示,機動車尾氣污染是大氣污染的重要源頭之一。
省政協委員韓冠先也認為,我省要控制機動車尾氣排放。制定我省機動車尾氣檢測及限排方案,實施機動車環保標志制度和尾氣違規排放收費制度。
省政協委員李倩則表示,要從源頭上截留污染,鼓勵大家買電動汽車。
做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
省政協委員王家柱認為,應實施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不僅要公布審核結果,還要對審核結果進行業績評估,要把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的結果和采取清潔生產工藝的情況,作為核發該單位排污許可證的依據。審核中發現生產工藝落后、違背國家環保產業政策的企業,要堅決予以淘汰和取締。(記者 高冬麗 董彩紅)
■ 氣象播報
河南中東部再起大霧
降雪過程剛剛結束,大霧天氣又將“卷土重來”。中央氣象臺21日傍晚發布大霧藍色預警,預計21日夜間至22日上午,華北、黃淮、江淮一帶能見度較低。其中,河南中東部部分地區,有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霧,局地能見度不足200米。據新華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