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傳說中的方舟并沒有起航,這本該是件高興事兒,但對于一個有著“春運”傳統的民族來說,“鴨梨”才剛剛砸來。
“白天不懂夜的黑”,美妙的夜晚被各種歲末大盤點、新年度工作計劃顛覆,初入職場的小年輕們,也是各種“睡不著”,衣食住行、工作前景、終身大事,都讓他們輾轉反側。
專家認為,年輕人要注重提升自身能力,少抱怨、多進取。
數據
過半人因工作不理想、制訂新年度計劃失眠
13日,河南商報官方微博聯合河南一百度進行了“年終‘無眠夜’調查”,分析職場人士的失眠原因。
截至昨日18時,參與調查的男女比例為3∶2,年齡集中在40歲以下,其中30歲以下占75%,30至40歲占21%。
填寫調查問卷的人群中,企業職員最多,占63%,事業單位職員占33%,另有接近4%的企業負責人。其中少于一周的短暫失眠人數眾多,占比62%,長于一個月的失眠人數占25%。
失眠原因也是五花八門,感覺工作氛圍不愉快、上升空間狹窄和業績不好、苦惱于新一年計劃的人數各占27%,住房、婚姻問題沒解決的占25%,“春節應酬多”讓超過一成的人失眠,近一成的人覺得“沒賺到錢不好意思回家”。
根據調查結果,七成人會偶爾向同事、家人抱怨,超過一成的人從來不說自己失眠,只有8%的人去看醫生(調查結果參見http://www.henan100.com/vote/vote.php?voteid=15)。
案例
屌絲、中層、老板,各有各的“失眠法”
小賈今年24歲,是河南一知名高校畢業生,剛入職一年,近段時間,他又瘦了。
小賈因“無車、無房、無女友”,被同學賜名“資深屌絲”。他在鄭州一家出版社工作,月薪3000元,除去房租等開支,月余不足千元,原準備過年回家給父母驚喜,結果年底依然兩手空空。最近一個月,同學們發現,這家伙又瘦了。“什么破工作,整天就是復制粘貼。”小賈說,時常覺得自卑,周末都是宅在屋里,不知道將來的路在何方。為此,他已經失眠了很久。
對剛剛晉升為公司中層的80后陳瀟來說,自從公司人事月后,頻繁失眠。“一直在思考2013年部門該怎么干,越想越凌亂,越凌亂越失眠,越失眠越凌亂,惡性循環。方案接二連三地出,人員分工不停地調整,再加上組織參與公司年會,事兒是一摞一摞的。”陳瀟說。
“每到睡覺的時候,腦子就清醒了。”一互聯網公司的80后老板黃先生說,“白天忙著處理各種工作,沒有時間冷靜思考;下班回到家,老婆孩子老人,又一堆事兒等著解決。只有到了晚上,只有躺到了床上,才有時間冷靜地想一想。很多時候,越想越興奮,就失眠了!”
觀點
提升自身能力,加強自身修煉
白天是黑夜的狀態,黑夜有白天的精神……多夢、頭疼、焦慮、煩躁、抑郁,似乎已成為多數職場人的共同問題,這是怎么了?
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教授紀德尚認為,焦慮確實已成為現代社會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他說,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在面對就業壓力、崗位壓力時,出現焦慮情緒很常見。“成功人士能夠享受職場的成就感,但年輕人卻難以找到自身的價值體現。”在他看來,企業要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而年輕人要注重提升自身能力,并多采取向同事家人傾訴交流等適當的宣泄方式,“少一點抱怨,多一點進取。”
“成功人士也有成功人士的煩惱。這種煩惱,比初入職場的小年輕更為可怕。”黃老板說,“他身邊的很多人,正是因為‘成功’二字,輕易不敢向外人訴說自身的煩惱與焦躁,只能默默承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苦惱,想開了就好了。”(記者 張科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