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 助推中原經濟區建設
“在省委的正確領導、省政府的關心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大力配合下,省政協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把握團結民主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發揮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作用,為加快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政協工作呈現出生動活潑、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1月19日下午,政協第十一屆河南省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鄭州隆重開幕,省政協主席葉冬松在代表政協第十屆河南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五年工作報告時,概括了人民政協事業實現的新發展。
堅決維護黨的領導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五年來,省政協及其常委會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確保政協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精神,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熱潮;自覺接受省委對政協工作的領導,確保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在政協工作中的貫徹落實;注重提高政治理論水平,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引導各黨派團體和各界人士,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和省委關于統一戰線和政協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緊緊圍繞主題主線
積極助推科學發展
緊扣建設中原經濟區、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總體戰略,多策并舉助推中原經濟區建設,號召全省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政協委員,組織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代表人士,積極為建設中原經濟區獻計出力;近兩年圍繞“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開展重點調研,并在常委會議上進行專題議政,不少建議被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采納。聚智出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圍繞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建設中原經濟區綱要、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等重大議題,組織委員協商討論,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堅持每年主辦豫商大會和“5+2”經濟合作活動;組織開展銀企合作活動;參與建立鄂豫皖三省政協主席聯席會議機制。精選載體打造河南文化品牌,精心主辦一年一度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原根親文化節、華商文化節等活動,先后主辦五屆河洛文化學術研討會,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圍繞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資政建言,等等。
自覺踐行為民宗旨
著力促進民生改善
主動建言民生改善,近兩年,先后兩次就民生問題開展集中視察,并在常委會議上進行專題議政;真實反映群眾愿望,五年來,共編發涉及民生的《社情民意信息》260余篇,收到涉及民生的提案1400多件;關心關注群眾生活,多次組織委員和專家開展“三下鄉”、“四進社區”活動;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為加強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獻計獻策。
探索創新工作形式
注重增強履職實效
精心組織視察調研活動,五年來,省政協及各專委會先后組織政協委員開展視察調研活動160余次,形成報告200余篇,提出了許多具有針對性、可行性的意見建議;持續提高提案工作質量,五年來,共收到提案4311件,立案4098件,已基本辦理完畢;及時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五年來,編發《社情民意信息》395篇,不少信息受到有關方面重視;穩步推進文史資料工作。
牢牢把握兩大主題
廣泛凝聚各界力量
把握團結民主主題,注重發揮民主黨派、工商聯的作用,五年來,妥善處理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以集體或個人名義提交的提案2700多件、信息1300多條,邀請560多位民主黨派、工商聯成員參加省政協組織的視察調研;注重密切與港澳臺僑胞的聯誼,增強與民族宗教界人士的團結,加強各級政協之間的溝通聯系。
大力加強自身建設
不斷夯實履職基礎
重視理論業務學習,建立健全常委會學習制度;完善委員服務管理,委員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得到較好發揮;強化專委會基礎作用,建立健全對口聯系制度;加強理論研究和宣傳工作,為政協工作營造輿論氛圍;提升機關工作水平,認真組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創先爭優”主題教育活動。
發揮更大作用
實現更大作為
未來五年,是我省加快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作為的重要時期。新的歷史起點上,人民政協該如何作為?葉冬松在報告中對新一屆省政協今后五年工作提出建議: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精神,積極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主動協助黨委政府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大力推進政協履行職能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廣泛凝聚社會各界的智慧力量,注重夯實履行職能發揮作用的基礎,同時指出省政協機關要大力加強思想作風建設,認真組織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和諧型”機關。(記者 熊飛 )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