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曝出“房妹”事件:鄭州市二七區原房管局局長翟振鋒的女兒名下竟有11套房。隨后,網民又舉報出翟振鋒一家四口均有兩個戶口,共有29套房,其中20套房位于經適房小區。經有關方面調查確認,翟振鋒一家確有29套房,但“均是商品房”。
經適房小區為何多了這么多商品房?記者調查發現,鄭州“房妹”事件是此前鄭州市“經適房腐敗”的一個縮影,折射出經適房的黑色利益鏈。
開發建設環節存在官商勾結、徇私舞弊現象
在鄭州“房妹”事件中,據知情人士透露,翟振鋒女兒的11套房所在的“蘭亭名苑”小區開發商為河南蘭亭房地產有限公司,最初法人代表為馮松偉,馮松偉是翟振鋒妹夫,而翟振鋒本人實際操控公司的運營。另外,翟振鋒的妻子李淑萍為河南一通房地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2009年開發鄭州西南片區的南溪苑項目(知情人稱為經適房項目,官方稱是拆遷安置房項目)。
鄭州市紀委表示,2011年9月,翟振鋒因“利用職務便利為親屬牟取利益及其他違紀行為”,被紀委予以“開除黨籍、行政撤職”處分。當年,鄭州市因“經適房腐敗”黨政紀立案14人,移送司法機關12人,涉案金額1.1億多元,收繳違紀違法資金5200多萬元。
目前,翟振鋒已被鄭州市檢察院刑事拘留。日前,很多網友質疑此前二七區紀委對其的調查并未徹底。
倒賣戶口成經適房腐敗重要一環
目前,官方已經證實翟振鋒一家四口均有兩套戶口,四人在河南項城市的非法戶口日前被當地公安部門依法注銷。項城市公安局稱,2011年3月份,翟振鋒通過關系人王峰,找到秣陵派出所內勤民警張新生,違規辦理戶口入戶手續。目前,涉案民警張新生已被關禁閉,王峰已被刑事拘留。
按照《鄭州市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經適房申請者必須具有3年以上鄭州市區戶口。而鄭州市的戶籍管理政策規定,外地戶籍遷入鄭州市區,必須符合相關條件,由鄭州市公安局審批,比較嚴格。外地戶籍遷入鄭州郊縣由各郊縣把關,無任何限制;戶口由郊縣遷入市區,不需要審批。
這滋生了鄭州專門代辦、更改戶口的行當。無業人員蘆秋利也是看準了這個商機,與鄭州市區、郊縣多個派出所所長或戶籍民警勾結,成為“戶籍掮客”,大發其財。
鄭州市二七區人民法院審理查明: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蘆秋利分別向中牟縣公安局刁家派出所原所長李志強等9人行賄198.16萬元,私自為他人辦理鄭州市區戶口1980個。這一年,鄭州市向市場推出6000套經適房房源。這種違規辦理戶口的行為,擾亂了鄭州市經適房供應市場,降低了真正符合條件人群的購買幾率。
鄭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支隊長王新敏說,發生以上問題,除了戶籍審批制度不健全外,還有基層派出所未落實專人辦理戶口的制度原因。
業內人士分析,翟振鋒一家四口皆有雙戶口很可能是為了轉移資產、掩人耳目,但該案件反映出我國戶籍制度的漏洞,應當重視起來,一人多戶,難免會產生其他非法活動,須嚴格管理。
房源控制無章可循
導致大量房源流失
目前已經證實翟振鋒的女兒在蘭亭名苑小區擁有11套房產,官方稱均為商品房。據記者調查,該小區有多棟樓為商品房。
知情人士向記者提供的鄭州市發展計劃委員會《關于“蘭亭公社”(經濟適用房)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稱,該小區為經濟適用房小區。經適房為何變成了商品房?鄭州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是在2005年之前建的,這個小區建的有“補差商品房”,因為有的經適房項目政府配套跟不上,為鼓勵開發商建設,當時就允許開發商建25%左右的“補差商品房”,2005年9月鄭州市《經適房管理辦法》出臺后就沒有了。
據調查,蘭亭名苑經濟適用房項目2004年立項,2005年開工。而這個小區有多少商品房、多少經適房,有沒有經適房被違規建成商品房,鄭州市相關部門稱正在進行司法調查,等有結果會向社會公布。
鄭州市房管局提供的數字顯示,2005年至2009年,開發商上交至鄭州市經適房管理中心供市民公開選購的經適房房源占總房源的1/3,其余的都流入“暗渠”。
據調查,流失的房源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項目在審批過程中,職能部門強留房源;二是開發企業在開發建設過程中,自行預留部分房源;三是管理部門個別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索要房源。
2012年4月,鄭州市政府宣布停建經適房。當年8月,河南省住建廳負責人稱2013年全省將全面取消經適房,原因之一是,經適房資格審查較難,易滋生腐敗,在操作過程中易有失誤。 (據新華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