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立
1月8日,“第三屆富民感恩華佗論箭”論壇在周恩來總理的家鄉江蘇淮安舉行。論壇嘉賓、政策研究專家鄭新立在演講中,首次披露豫皖蘇三省正在攜手謀劃的“淮河生態經濟走廊”發展戰略。
這條走廊上,將擁有世界級的煤化工基地、國家級現代制造基地與現代化農業生產示范區。信陽是上游中心城市,河南桐柏、淮濱、固始都是重要節點。這里將擁有包括“水陸空”及地下管道在內的立體化交通體系。淮河航道整治后,可通1000噸~3000噸貨輪。
“淮河生態經濟走廊”戰略,首次公開披露
1月8日,鄭新立登上講壇,就開門見山說,受江蘇、安徽、河南三省政府委托,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組織開展了“淮河生態經濟走廊”戰略規劃研究,現已初步成稿,準備向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通報。
“今天我是第一次在這么大的場合來披露這個研究成果。”鄭新立強調,“這個成果是內部的,還需要修改與完善。”
為何要建立淮河生態經濟走廊?鄭新立說,淮河流域跨越豫皖蘇魯鄂等五省,包括40個地市181個縣,有28萬平方公里,1.8億人。這里土地肥沃,人口密集,人口密度比全國高4倍。
但是,這里外出人口比重大,占16%;城鎮化水平低,比全國低8個百分點;經濟發展水平低,農民基本上靠土里刨食。
究其原因,過去60年淮河都以排洪蓄洪、污染治理為主,忽略了發展需求。淮河流域地處5個省交界的邊緣地帶,遠離各省發展重點。河南中原城市群,安徽皖江經濟帶、合肥都市圈,江蘇的南京、蘇錫常都市圈,山東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幾乎都把淮河流域撇在一邊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