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霧霾繼續,遠觀鄭州的“玉米棒”,很模糊。
鄭州都快成“霧都”、“霾城”了!來自省氣候中心的數據顯示,1957年至本世紀前10年,全省平均大霧日數呈顯著上升趨勢,平均每10年增加1.695天。而鄭州的數據更為嚇人:鄭州市區每年累計有251天都是云山霧罩日子。而昨天鄭州9個監測點顯示,空氣質量繼續重度、嚴重污染。
【河南】
連日出現空氣污染
近日,我省多地空氣質量不好,繼前天鄭州、安陽等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污染后,省環保廳官網監測數據顯示,昨天,周口、信陽、三門峽等11個市為輕微污染,濟源、焦作等市為輕度污染,而鄭州、新鄉為中度污染。
來自省氣候中心的數據,去年入冬以來,我省出現多次霧霾天氣,導致空氣質量下降。1957年~2009年,全省平均大霧日數呈顯著上升趨勢,平均每10年就要增加1.695個霧天,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河南有霧日較少,其中,1967年,河南一年中只出現了8.6天的霧,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河南有霧日較多,其中1985年~1997年為明顯多霧階段,1989年是最高峰,這年,河南出現霧的天數達到了30.9天。
河南有條多霧曲線
哪些地方容易有霧?來自省氣候中心的數據表明,我省有條多霧曲線。
全省霧日增多最明顯的地區位于輝縣-開封-尉氏-禹州-許昌-寶豐-舞陽-南陽-泌陽一線。其中尉氏縣大霧天增加的速度最快,平均每10年就上升6.407天;而豫西西部、信陽、周口和豫北局部地區的有霧日則呈減少趨勢,其中有霧日數下降最明顯的是潢川,平均每10年減少1.633天。
省氣候中心分析說,有霧日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冬季霧日的增多造成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