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務局監測顯示,蔬菜批發價上漲已經超過10周
兜里揣著三五十,想搞定家里一天的菜,現在看來還真是有點緊張。天氣進入一年中最冷的階段,菜價也毫不例外地走高,然而今年的情況又有些不同,菜價上漲已經持續10周甚至更多,不少市民發現,“一元菜”在菜場已經很難找到。
昨日,記者走訪菜市場、大型超市和路邊攤,尋找“一元菜”。
尋找:市場難覓“一元菜”
A
家庭主婦:“買了1個洋蔥1.5元,1元硬幣粗的長豆角6元錢,太貴了”
昨日上午10點半,工人路農貿市場依舊和往常一樣熱鬧,賣菜的吆喝聲,買菜的討價聲,聲聲不息。可是轉悠一圈,記者發現如果大家還想口袋里揣個三五十元就搞定家里一天的菜,幾乎成為妄想,因為除了白菜和白蘿卜的價格為每斤1元,其余菜品的價格都遠遠超過1元。
在菜市場門口的一個攤販兒前,記者充當消費者,向老板咨詢了一些市民冬季常買的菜的價格。“白菜和白蘿卜都是1元/斤,胡蘿卜1.5元/斤,番茄3.5元/斤,洋蔥3.5元/斤,蒜苗4元/斤,蒜薹和豆角都是5元/斤,整個菜場的菜價差不多都是這樣,不會有哪家比我的便宜很多。”該老板說,相比上周,白菜整體漲了2毛,番茄漲了1元,部分葉類青菜價格上漲10%~30%。
“菜價確實太貴了,本來想多買點,結果身上就帶了三四十塊錢,發現根本就買不了多少菜,就買了一個洋蔥,也不大,1.5元,買了一小把長豆角,也就1元硬幣粗吧,6元,又買點番茄、蒜薹,錢就沒了,這些菜也頂多只夠吃一頓。”剛剛買過菜的陳女士向記者抱怨。
B
超市菜價比農貿市場稍稍便宜,但菜色和賣相稍差
隨后,記者又來到隴海路的華潤萬家超市進行調查。普通的胡蘿卜和白蘿卜都是0.99元/斤,普通南瓜0.79元/斤、大白菜0.79元/斤,冬瓜0.6元/斤,轉悠一圈,逐個查看了幾十種菜價,記者發現超市里的“一元菜”也只有這四種,雖說菜價比農貿市場稍稍便宜,但菜色和賣相就稍遜一籌。
另外,平常僅僅作為配菜的蔥姜蒜價格也有上漲,蔥3.99元/斤、 姜2.99元/斤、蒜3.99元/斤。此外,冬季最適合用來吃火鍋的葉類青菜價格相比上周也有所上漲,小白菜4.29元/斤、上海青3.79元/斤、生菜4.29元/斤、茼蒿5.59元/斤、油麥菜3.79元/斤、菠菜3.69元/斤。
“我不經常買菜,上班比較忙,以前都是利用周末來超市,把下周所需的東西一次性買齊全了,包括蔬菜,都是按一周的量買,即使買多了,放得不新鮮,扔了也就扔了。”剛剛上班一年多的姚女士說,可近期她這個習慣慢慢有所改變。
C
老年人:“家門口的菜價貴,就趕早市,貨比三家”
轉了一大圈,時間也慢慢滑到了11點50,此時正值大家買菜的高峰期,那么,以便利而博得市民喜愛的社區便利店和路邊攤的菜價如何呢?
在潁河南里,集中了好幾家菜攤兒,前來買菜的市民也是絡繹不絕。然而,這里的菜價也并不便宜,“1元菜”的身影難覓。姜4元/斤、韭菜4元/斤、 蓮藕3元/斤、紅薯1.2元/斤、土豆2元/斤、胡蘿卜1.5元/斤、菠菜3元/斤、蒜苗3.5元/斤,最便宜的也屬白菜和白蘿卜,1元/斤。
如此的菜價,對于在菜場上身經百戰的老人們來說,明顯不合他們心意,今年60歲的趙女士咨詢了三四家菜攤也沒有下手。“我明天再去早市上看看,比較比較,反正家里存的還有一些菜,夠今天吃了,也不著急買。”趙女士說,基本上菜價再貴也要買的都是忙于工作的中青年人,他們老同志沒事就會去菜場轉悠,還去不同的菜場比較價格,趕趕早市什么的,買的菜相對要便宜一些。
D
一個平價商店每天能賣600斤大白菜
去年11月28日,我市首批10家平價商店正式開張營業。至今運行已有一個多月,1元菜銷售狀況如何呢?生意還好嗎?
昨日,編號“001”的平價商店——中原新城店,白蘿卜售價一斤0.38元,南瓜一斤0.38元,大白菜一斤0.68元。按照規定,這批平價商店每天要推出不少于5個品種的不高于1元的菜品。由于已是下午,有的低價菜已經售完。
家住中原新城附近的王女士說:“大白菜一斤0.68元,還算便宜。”幾位正在買菜的市民精心挑選著自己中意的蔬菜,他們對于平價商店的菜價還算滿意。在這里,尖椒一斤2.68元,西紅柿一斤3.18元。這個價格也比一般蔬菜市場的價格略低。
在緯四路與政七街交叉口向北50米的政七街店,營業員郭淼告訴記者,開業一個多月以來,生意還是挺穩定的。特別是早上,可以說是人山人海。畢竟,平價商店的菜價比附近的集貿市場要便宜不少。“今天,我們這個平價商店推出的白蘿卜一斤0.38元,大白菜一斤0.68元,包菜一斤0.98元,紫甘藍一斤0.98元。”郭淼說,不高于1元的菜品,銷售量非常大,每天基本上都可以賣空。就拿大白菜來說吧,一天就可以賣600斤。不過,郭淼也認為,隨著市場行情的變化,蔬菜價格也是隨行就市的。就拿生菜而言,現在售價一斤3.48元,而在去年11月底平價商店開業時,一斤生菜賣價基本上為2.8元左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