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5日下午5時左右,河北邯鄲市市區突發大面積停水,市民舉報超市桶裝水出現趁機提價、斷貨情況。原因是邯鄲接山西省有關部門通報,漳河上游濁漳河山西境內發生了事故性污染物排放。
而2012年12月31日,位于山西長治市潞城市境內的天脊煤化工集團就已發現輸送苯胺的軟管爆裂,泄漏的苯胺流進了濁漳河。山西省政府也是1月5日才接到報告。
目前,濁漳河下游的邯鄲市區85%的居民恢復了供水,安陽監測顯示市區飲用水安全,但是紅旗渠部分水域苯胺因子超標。
【事故發生】
輸送軟管爆裂 苯胺流進濁漳河
2012年12月31日7時40分左右,位于山西長治市潞城市境內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脊集團)巡檢人員在例行檢查時,發現苯胺庫區一根往成品罐輸送苯胺的軟管已發生爆裂,而雨水排水系統閥門未關緊,導致泄漏的苯胺通過下水道排進排污渠。
經過初步核查,當時泄漏總量約為38.7噸,發現泄漏后,相關部門同時關閉管道入口和出口,并關閉了企業排污口下游的一個干涸水庫,截留了30噸的苯胺,另有8.7噸苯胺排入濁漳河。
山西境內80公里河道受影響
長治市市長張保6日對記者說,苯胺泄漏之后,長治市政府和天脊集團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在濁漳河河道中打了3個焦炭壩,對水質污染物進行活性炭吸附清理,設置了5個監測點,每2個小時上報一次監測數據。并在濁漳河沿岸設立警示標志。
據張保介紹,此次苯胺泄漏事故,受到影響的山西境內河道長約80公里,平順縣和潞城市28個村、2萬多人受到波及。已要求大家不要飲用河水,不要下水打魚,不要吃魚等。目前沒發現人畜傷亡。
河中的苯胺濃度一度達到國標的720倍
濁漳河出山西省界的王家莊監測點的苯胺濃度一度達到國家標準的720倍。經過全力清理,截至6日14時,王家莊監測點已下降到國家標準的34倍。
【影響邯鄲】
邯鄲主城區85%居民恢復供水
受上游水污染影響,河北邯鄲市民5日起搶購、儲備桶裝水。邯鄲市政府6日中午通報稱,經全力應急處置,邯鄲市主城區85%以上居民已恢復正常供水。對部分區域和樓房高層供水壓力不足的問題,邯鄲市已出動送水車送水300余噸,從市外緊急調度6.6萬件礦泉水,供應市場,滿足居民生活需求。
污染解決時間需以周計算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邯鄲市應急供水指揮部專家組組長張曉健6日在邯鄲表示,邯鄲上游水污染問題解決時間需以周計算。因為上游山西流入河流的污染物不易分解。
【邯鄲聲音】山西方面通知確實有點晚 邯鄲市政府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山西方面是否負有污染遲報責任,邯鄲方面不方便表態,“但我們得到通知的時間確實有點晚,這給應急處置帶來很大不便。我們已建議環保部盡快成立事故調查組,調查事故原因及責任。”
【關于遲報】
省級部門遲了5天才接到報告
6日凌晨,央廣《新聞縱橫》采訪了山西省環保廳副廳長劉大山。
劉大山介紹,2012年12月31日早7時40分,事故就發生,山西省環保廳1月5日獲知消息,中間間隔了5天。
劉大山表示,污染物流進了河水,他就在山西長治處理此次泄漏事故。政府通過筑壩進行攔截,附近有一塊洼地,把排放的部分污染物引入到了這個洼地,同時開展了應急監測工作。
長治回應稱“好像不用上報”
民眾飲水這樣的大事,為何事隔5日通報,長治市新聞中心辦公室主任王一平表示:“我們都是按照規定程序報的,并不是晚報5天。發生了污染以后,只要污染不出長治的邊界,好像就不用往省里報,自己處理就行,一出邊界了這才需要報,再詳細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而據2012年3月山西通過的《山西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第30條規定:較大以上和暫時無法判明等級的突發事件發生后,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及時報告,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在兩小時內報告省人民政府。國務院的規定則更嚴。
(綜合新華社、央廣、央視、人民網)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