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游 不能“守著金飯碗要飯”
5日起,東方今報推出了《建設中原經濟區 100個怎么做》大型系列報道,圍繞《中原經濟區規劃》中涉及的具體項目和問題求解,今日推出收官之作第20期。□東方今報記者 葉煜 付雨涵 夏寒 見習記者 邢婧媛 劉倩 實習生 狄曉晶/文 記者 沈翔/圖
問題1 “‘中原旅游’品牌”,怎么做?
【規劃原文】
合作開發精品旅游線路,打造“中原旅游”品牌。
◎百姓聲音
策劃推動資源開發
王衛東(某旅游公司職員):河南旅游的某些市場有大片空白,幾乎處于原始階段。為什么省內的旅游景點吸引不了國內游客的眼球?我覺得是擁有較豐富的旅游資源而沒有強有力的策劃去開發。
◎權威聲音
品牌應“差異化”
陳楠(河大旅游系主任):河南旅游文化是圍繞“根”字展開的,目前,山西、陜西也在定位“根文化”,所以,能否重新定位河南旅游文化,讓品牌有“差異性”,是相關研究人員和政府部門應該開發和思考的問題。
◎專家建言
開發過硬產品展示河南文化
任大山(河南圖書館研究館員):河南旅游以“根文化”為主題的路子是很不錯的,但這些僅限于民間推崇較廣,還沒有過硬的產品文化。另外,河南的自然景觀除云臺山宣傳較廣,別的很少有這樣的效果。過硬產品開發也很重要。
問題2 “創建節水型城市”,怎么做?
【規劃原文】
加大工業節水力度,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積極創建節水型城市。
◎百姓心聲
沒水無法生活
王合(鄭州市民):如果沒有水,人類無法生活。平時,我們都應該有節水意識。
◎官方聲音
更換節水龍頭850個
王志錄(鄭州市節水辦副主任):針對一些公共場所用水相對集中,一些水龍頭浪費水的現象,我們對鄭州市15所學校和二七區全部環衛公廁,免費更換安裝節水型水龍頭850個。節水率提高了40%。
◎專家建言
普及節水器具的使用
孫東坡(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河流研究所所長):要加快淘汰“耗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強化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普及力度。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