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區森林公園體系工程建設規劃圖
《鄭州市森林城市建設總規劃(2011~2020年)》(草案)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2020年
咱鄭州就是
一座大森林
從郊區到市區,整個城市掩映在森林和樹木之中,綠色成為城市的基本色調,整個城市儼然一座大森林……昨天,新修改、完善的《鄭州市森林城市建設總規劃(2011~2020年)》(草案)正式提請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
【規劃布局】
“國家森林城市”是國家對城市生態建設的最高評價,也是衡量城市綜合競爭能力的重要標志。今年3月26日,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復同意鄭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鄭州市林業局委托國家林業局華東林業規劃設計院編制了《鄭州市森林城市建設總規劃(2011~2020年)》(草案)(以下簡稱《規劃》草案),其后經過相關部門代表和專家討論、修改和完善,形成方案。
此次提交市人大審議的《規劃》草案形成了“一核、二軸、三環、四帶、五園、六城、十組團、多點、多線”的布局結構。
其中提出,將加大種植深受市民們喜愛的市花月季和市樹法桐;六城中將建兒童林、青年林、百家姓林等紀念林;建設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主題的紀念公園;規劃所轄縣(市、區)級森林文化節,如二七區采摘節、新鄭市棗鄉風情游暨大棗文化節……
【未來展望】
《規劃》草案中,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打造“綠色鄭州”制定了近、中、遠三期目標。
其中近期目標中,到2013年,全市森林覆蓋率32%以上,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1.20%以上,水岸和道路綠化率90%以上。
而在遠期目標中,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穩定在35%以上,其中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平方米以上,建成林水相依的森林城市景觀。
一核 以森林生態城為核心。以鄭州市繞城公路以內的城區及其近郊區作為中心區,輻射鏈接各縣(市)區森林生態建設。
二軸 東西以中原路—金水路—鄭開大道為城市森林發展主軸,南北向以中州大道—機場高速為城市森林發展主軸。
三環 依托四環快速路、繞城高速公路和規劃中的大外環綠化建設的生態廊道體系,形成“森林圍城”的景觀。
四帶 以南水北調干渠、黃河濱河大道(S314)、鄭登快速通道、賈魯河水系等生態景觀廊道,構建貫通市域的四條大尺度生態景觀防護林帶。
五園 建設具茨山國家森林公園(新鄭)、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等五個特色森林生態文化園。
六城 圍繞鄭州都市區建設的組團融城發展,建設航空城、新鄭新城、中牟新城、鞏義新城、新密(曲梁)新城、登封新城等“六城”的城市森林建設。
十組團 重點推進宜居教育城、宜居健康城、宜居職教城、新商城、中原宜居商貿城、金水科教新城、惠濟高端服務業新城、二七生態文化新城、先進制造業新城和高新城等“宜居城市十組團”建設。
多點、多線 包括郊野森林公園群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鄉鎮(街道);森林村(社區);工農業產業發展區塊綠地;山區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區塊等多點構建片狀、塊狀森林生態體系。以及生態廊道以外的其他道路、水系沿線的線狀森林生態建設。(記者 李萌 張競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