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編鐘上有銘文:鄂侯作。
出土的銅鬲(古代煮飯盛粥炊器)
銅鬲上有銘文:鄂姜作行鬲。
核心提示
今年4月26日、6月26日大河報報對南陽夏餉鋪發掘出西周晚期古墓群的消息進行了報道。昨日,從南陽市文研所傳來消息,考古發掘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在第一階段發掘的20座墓葬中,至少有四代鄂侯埋葬在夏餉鋪;一樁歷史懸案由此解開:可以確定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鄂國并未消亡,而是存在于南陽,且還具有一定的實力和影響。目前,相關部門準備將該項目申報“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重大突破】 多件刻有銘文的周代銅器出土
夏餉鋪鄂國貴族墓葬群位于南陽新區新店鄉夏餉鋪村北1公里處,今年4月份,南水北調干渠施工中,該墓葬群被發現。在第一階段的考古工作中,南陽市文研所發掘出西周至春秋早期的古墓葬20座,出土青銅器、玉器、漆木器等數百件重要文物。
記者在南陽市文研所文物清理現場看到,1號墓中出土的一套共7件的青銅列鼎,其中6件上有“鄂侯夫人”銘文,2件銅簋蓋上有“鄂侯夫人”銘文,3件銅鬲上有“鄂侯夫人”銘文,2件銅方壺蓋上有“養伯”銘文;6號墓出土的一套6件的銅編鐘上有“鄂侯”銘文;5號墓出土的2件銅簠、2件銅鬲上有“鄂姜”銘文;16號墓出土的銅鼎上有“鄂伯”銘文;19號墓出土的銅簋、銅匜上有“鄂侯”銘文;20號墓出土的銅簠上有“鄂姜”銘文。
“在南陽考古史上,一次發現這么多刻有銘文的周代銅器實屬罕見?!蹦详柺形难兴奈飳<掖薇拘耪f,結合墓葬的布局、結構、形式推斷,1號墓為鄂侯夫人墓,5號墓和6號墓、7號墓和16號墓、19號墓和20號墓均為異穴夫妻合葬墓,由此推斷,夏餉鋪鄂國貴族墓葬群至少埋葬有四代鄂侯。這為研究鄂國歷史(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以及鄂、養、郡等古國關系等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解決懸案】 鄂國地望就在河南南陽
據史料記載,鄂國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方國,夏商時鄂國為諸侯國,十分強大。商末,鄂侯在朝中為大臣,與西伯姬昌、九侯并列為“三公”,頗具聲望和實力。當時的鄂國,位于黃河以北。商末,鄂侯勸諫被紂王殺害后,鄂國、鄂族不再見于文獻記載。此后的鄂國蹤跡成為史學懸案,學界未有定論。
“可以確認,在西周晚期,鄂國地望就在河南南陽。” 南陽市文研所文物專家說,“此次出土的大批西周晚期鄂國青銅器等文物,不僅為‘鄂國地望在河南南陽’這一學術觀點提供了實物依據,同時也解決了兩個歷史懸案:春秋早期,鄂國地望在河南南陽,而非他地;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鄂國不僅未消亡,而且是有一定實力和影響的方國?!?/p>
記者獲悉,夏餉鋪考古發掘第二階段近日也已啟動。鑒于夏餉鋪鄂國貴族墓葬群重大的史學、科學藝術、經濟和社會價值,相關部門已經在整理資料,準備將該項目申報“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記者 郭啟朝 通訊員 李賓 文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