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寒天氣,擋不住“果粉”的熱情。12月14日0時,蘋果iPhone 5在中國大陸首發,鄭州聯通中原路營業廳和農業南路營業廳門前,幾百名“果粉”等候多時了。
他們或許不知,這些蘋果手機就“出生”在鄭州,并且首次在鄭州報關鄭州進口。
鄭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說,“iphone 5在鄭州報關后的頭三天,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征稅超過3億元。更為重要的是,其將進一步促使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向鄭州匯集,推動結構調整,全面提升我省產業定位。”
潤物無聲、悄然展開的轉變,猶如一個支點,撬動河南發展更上層樓。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
融會貫通,思想先行,轉方式是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應有之義。
全力攻堅,實踐先行,轉方式是河南破解發展難題的務實之策。
拾級而上,持續提升,轉方式是河南建好中原經濟區的必由之路。
轉方式,務實發展穩步行
在很多學者、專家眼里,河南是中國區域經濟的新興力量。國務院11月17日批復的《中原經濟區規劃》,讓他們從中國發展大局的戰略高度,審視河南、解構中原。
“建設中原經濟區,不僅有利于河南的發展,有利于整個中原地區的發展,也有利于國家發展的大局。”這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夢奎的“河南觀”。
“中原經濟區應該成為支撐中部崛起,引領中西部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極。”這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索麗生的“中原論”。
在更多河南人眼里,加快轉變在中原大地靜水深流。
從“國人糧倉”到“國人廚房”再到食品產業集群;從單一產品到工業園區再到產業集聚區,工業化的河南節拍,有板有眼。
從富士康到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再到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從出門招商到“招大引強”再到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改革開放的河南律動,蓬勃昂揚。
從“一畝地里奔小康”到出外打工再到家門口就業;從磚瓦房到樓房再到不比城里差的新型農村社區,城鄉一體的河南腳步,堅實鏗鏘。
……
新興工業大省、新興經濟大省、經濟總量全國第五,正向更高更遠更遼闊進發的河南,贏得的不僅有外界贊譽,還有不停追問:為什么河南發展能持續好的態勢、好的趨勢、好的氣勢?
歷時兩年多的“一文九論十八談”、“新十八談”、“新九論”和“三十二談”這一學習交流和創新實踐,讓全省干部“學明白、想明白、說明白、做明白”,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以務實發展樹立務實河南的良好形象。
在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全國經濟普遍下滑的大環境下,今年前三季度,我省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經濟發展持續求進。
今年前三季度,納入省重點項目管理的新型農村社區項目累計投資完成745.5億元,300多個社區年底將收官……新型城鎮化有序推進。
六大高成長性產業增加值和投資,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分別增長18.5%和34.8%,對全省工業和投資增長貢獻率分別達到57.6%和69.4%……產業結構調整在加快,產業集聚發展水平在提升,新型工業化悄然提速。
強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集群,全省夏糧總產再創歷史新高,全年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新型農業現代化基礎更牢。
寫入國家“十二五”規劃、國務院出臺指導意見、《中原經濟區規劃》獲得批復,短短一年多時間,中原經濟區就完成了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三步走”工作部署。務實轉變的河南,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
“這兩年,河南不空談,不折騰,堅持科學謀劃,務實推進,新型城鎮化改革漸入佳境,6000多萬農民的生產生活與城里人漸行漸近,古老的中原大地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歷史跨越!” 《人民日報》這樣評價務實轉變的河南。
“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探索‘三化’協調發展上做了大量工作,推出了一系列創新性舉措,正是這些帶來了河南諸多方面的重大變化。”《中原經濟區規劃》起草組負責人、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恒山如此解說務實轉變的河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