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剛剛閉幕,國務院就批復了《中原經濟區規劃》,這既說明中原經濟區戰略地位的重要,也說明國家對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支持更加有力。”近日,從外地剛剛宣講完十八大精神趕回鄭州的省委宣講團成員、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劉洪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在劉洪濤看來,走好“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關鍵是充分發揮新型城鎮化的引領作用。
著力構建五級現代城鎮體系
《中原經濟區規劃》指出,發揮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構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發展格局,走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發揮新型城鎮化的引領作用,首先是著力構建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地區中心城市、縣域中心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五級城鎮體系,這是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科學發展重要著力點。”劉洪濤說。
如何構建現代城鎮體系?據劉洪濤介紹,要按照整體發展理念、緊湊城市理念和理性增長理念,將全省作為一個整體去考慮,實現資源、設施共享,交通便捷和錯位發展。五級城鎮體系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就是中原城市群,是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重要支撐。
在五級城鎮體系中,要加快鄭州都市區規劃建設和鄭汴一體化發展,力爭到2020年形成800萬-1000萬人的特大城市;積極推進中心城市組團式發展、中小城市內涵式發展、小城鎮集聚式發展;積極穩妥引導新型農村社區發展。
全面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
“發揮新型城鎮化引領作用,全面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是關鍵。”劉洪濤認為,同全國一樣,我省的城鎮化存在著不完全城鎮化的問題,要按照“一基本兩牽動”的要求,增強城市對產業和人口的吸納能力,努力使進城務工和新就業人員在城鎮安居樂業。
劉洪濤表示,提高城鎮化質量,2013年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加快建立符合我省實際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建設以公共租賃住房為主的保障性住房,在解決現有城鎮居民住房困難的同時,更加注重為農村轉移人口提供住房,促進農民轉化為市民。
加快城市新區、城市組團、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務區等載體建設。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增強集聚產業和人口的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發展活力和動力。
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綜合承載力。完善規劃、加大投資,全面實施交通、排水等城鎮基礎設施擴容提升工程,有效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增強競爭優勢。
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
“新型城鎮化是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的城鎮化,這是與傳統城鎮化的一個重要區別。省委、省政府把新型農村社區納入五級現代城鎮體系,得到了國務院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充分肯定。《中原經濟區規劃》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單獨成章,也說明了這一點。”劉洪濤說。
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必須統籌考慮城鄉共同發展,既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向農村延伸,也包括農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的深刻變革,還包括農村的產業支撐、農村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農業的規模經營等。
劉洪濤表示,新型農村社區是推進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的著力點和切入點,通過積極穩妥開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推動土地集約利用、農業規模經營、農民多元就業、生活環境改善、公共服務健全,以生產方式的改變促進農民生活方式的轉變。(記者 譚 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