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顯務工者討薪越來越理性 越來越會“用法律維權”
12月11日,河南省法院系統“討薪風暴”第27天,鄭州市兩級法院已執結涉及農民工工資案件446件。
昨天上午,鄭州市中院集中發放執行款3620萬元。數字背后,是進城務工人員整體法律意識的提高——進城務工人員討薪,正在變得越來越理性。
【現場】 院長叮囑別忘給家人添新衣
同樣是等待發工資,如果要比等待的時間長短,鄭百文集團的700多名員工絕對算有發言權,他們已經等待了十來年。
鄭百文集團曾紅極一時,最終卻陷入經營不善的困境。1999年以來,該公司瀕臨關門歇業,朱某、平某等700多名職工的工資和統籌款被拖欠。2009年7月,鄭州市中院執行局正式立案,標的1608萬元。同時申請執行的,還有廣東東莞一家單位欠鄭百文工程款3580萬元。立案后,鄭州市中院執行局工作人員五下東莞,上述兩案件分別執行到位1524萬元、1310萬元。
昨天上午,鄭州市中院發放了上述執行款。包工頭王守勝拿到了被拖欠的10萬元,全部是工人工資;開封一家建設公司拿到了29萬余元工程款……
“這些錢要盡快發給工人們。”省高院院長張立勇叮囑領執行款的單位和個人,不要忘了給家人買件新衣服,高高興興過年。
【欣慰】 進城務工者討薪越來越理性
包工頭王央是許昌市禹州人,幾年前,王央把自己的工程隊掛靠在河南省地礦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5年前,一項工程結束后,污水處理公司拖欠工程款455萬。2011年5月,鄭州市中院對此案正式立案,目前標的額和利息共計490萬,現已執行280萬。
在這些工程款中,有王央及其帶領的21名工人的工資。王央曾經很為難。
“有人急的想跳樓,還有人說不如去鬧事。”王央回憶,他告訴工人們不能這樣做,依靠法院,這些血汗錢肯定能討回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