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天然氣儲存量相對較少,長期以來都主要靠外地輸“氣”,但是由于管道建設、氣源等問題,常常面臨“限”氣的窘境。農村更是由于條件落后,用“氣”更是許多農民想都不敢想的“奢望”。這次,《中原經濟區規劃》對這些都給咱想了“辦法”。
【補缺】“氣化”中原 解決多地缺“氣”的窘境
去年冬天,漯河出租車出現了排隊加氣、居民小區甚至采取限時供應天然氣的情況。據了解,這是因為2011年西氣東輸漯河供應量只有2500萬立方米,但僅僅前10個月,漯河的天然氣用量就已經突破了5000萬立方米,缺口超過了100%。其實,在省內很多地方每到用氣高峰期,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到2020年,我國兩大骨干天然氣輸送管道(西氣東輸和新疆煤制天然氣外送管道)河南段將會全面建成投入運營。除了配合建設國家骨干輸送管道,省內還要加快區域天然氣干網管線和配套支線、儲氣調峰設施建設,到2020年,將全面形成我省的供氣網絡,再也不用擔心無氣可用了。
【城市】縣級以上城市實現管道“全覆蓋”
您所在的城市現在一定有天然氣,但是也許天然氣是每天用車拉過來的。
《中原經濟區規劃》提出,2020年將實現所有縣級以上城市實現天然氣管道“全覆蓋”,在這些地方居住的市民再也不用擔心天氣、道路等原因而產生的用氣的問題了!
【農村】農民也要用上“氣”
《中原經濟區規劃》提出,到2020年,將在農村構建綠色能源體系。河南省能源規劃建設局有關人員表示,未來將在農村重點發展沼氣能等綠色能源,還要發展太陽能熱水器下鄉和農村計劃中供氣示范工程,形成安全清潔的農村供氣網絡。
相關鏈接
建設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節選部分):
煤炭:實施平頂山、鄭州、焦作、鶴壁、義馬、淮北、晉城、霍東、潞安、武夏、曹縣等礦區煤層氣勘查開發利用工程;
油氣:建設錦州-鄭州成品油管道和西氣東輸三線、五線、新疆煤制天然氣外送管道新粵浙線、新魯線、海氣登陸(LNG)連云港-商丘管道、鹽城-商丘管道等輸氣管道。(見習記者 劉學增)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