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云認為自己并不幽默:我是我們村最老實的。河南商報記者 陳亮/攝
劉震云是河南人。在他看來,故鄉河南給他的影響,不在于具體的材料和營養,更重要的是,給了他世界觀和方法論。
關于老家
故鄉會教給人世界觀和方法論
河南商報:你的作品很多來自老家。老家到底給你提供了多少養分?
劉震云:故鄉的影響,不在于具體給你的這口吃的和另外一口吃的。不在于具體的材料和營養。因為我是河南人,我寫的《溫故一九四二》、《故鄉面和花朵》等作品,都以河南為背景。如果我是湖北人呢?我可能也會寫出《故鄉面和花朵》,可能會寫湖北的1931年災荒。
比這種具體的材料和事實影響更重要的,是故鄉會給人世界觀和方法論。首先我是河南人,用河南話思考世界。其次,教了你丈量世界的經度、緯度、長度、深度、方向感。如果你是農村人,迷路了,你馬上會以村為參照,矯正世界的方位。
還有就是大小多少。如果你生在河南的農村,從小有十塊錢,就是天大的財富,在洛克菲勒家里,錢就是數字。還有就是吃飯,給你一碗羊肉燴面,你覺得全世界都在你跟前。很多富豪家庭,吃的是龍蝦鮑魚,我們村人就吃不習慣,會覺得腥氣。咱們吃的,可能人家也覺得難以下咽。這個非常重要,接著就是你站在什么立場上。比如在1942年,委員長站的立場和災民就不一樣。
還有就是你的腸胃。河南人就是愛吃面食,對菜也不講究,最通常的是雜燴菜。你覺得很好吃,南方人可能覺得難以下咽。對菜的認識,對飯的認識,擴大到對世界的認識。羊肉,在河南你會做成燴面,到西安,就會做成泡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