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親者的團圓讓丁超有了更大的動力
從警19年來,他一直扎根基層,在偏遠的派出所當民警。加入“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短短一年多的他,把愛心化作動力,參與網絡尋親活動,先后幫助43名尋親者找到了家人,被譽為“超速度尋親志愿者”。
他叫丁超,今年40歲,現任鹿邑縣公安局唐集派出所指導員。
[關注“打拐”] 他加入“寶貝回家”志愿者
1993年7月,丁超從大學畢業后分配到鹿邑縣公安局,先后在該縣邱集、唐集等派出所工作。
“打拐”是公安工作的其中一個重點。2010年,丁超所在的派出所成功打掉一個拐賣婦女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9人,10名被拐賣婦女被成功解救,丁超為此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在“打拐”行動中,目睹受害人那凄慘的經歷,丁超的內心難以平靜。
2011年8月2日,從公安部召開的偵破“2·21”、“6·8”特大拐賣兒童團伙案座談會上,丁超第一次聽說有個民間組織叫“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是一個非營利的社會公益團體,而且,該協會在配合警方“打拐”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丁超隨后申請加入了該協會。丁超充分發揮自己的職業優勢,根據這些走失或被拐賣孩子記憶中的親人、玩伴、老師的名字,利用公安人口信息網進行模糊查詢,一一比對,找出疑似家庭,再利用全國打拐DNA庫對比,為他們尋親。
[首次參與] 他為被拐賣21年的男子找到家
對民警丁超來說,第一次參與“寶貝回家”活動,能為被拐賣21年的孫來賓找到親人,這是他最感自豪的。
孫來賓,原籍周口鹿邑縣高集鄉,7歲時被人拐賣到河南濟源市。如今28歲的孫來賓,已結婚生子。離開親人21年了,畢竟血濃于水,孫來賓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與日俱增。可茫茫人海,何處能尋找到親人?一個人的力量太單薄了。于是,他到寶貝回家網站進行了登記,登記編號:37135。
根據孫來賓記憶中仍留存著“鹿邑”、“表哥孫文革”、“父親孫賴”等幾個有限的詞匯,丁超查到,鹿邑縣高集鄉劉集行政村小孫橋村戶籍登記的幾個名字和孫來賓的記憶完全吻合。經多方努力,終于找到了遠在福建打工的孫來賓妹妹孫鳳花的手機號碼。2011年12月14日晚6時,在丁超“牽線”下,孫來賓兄妹倆拿到了彼此的聯系方式。通過電話、視頻等溝通,雙方都確定是要尋找的親人。
[樂此不疲] “超速度”的他一年多為43人找到家
丁超說,每次在網上和尋親者進行交流的時候,他們近乎乞求、萬分迫切渴望團圓的言語,讓志愿者們百感交集,甚至淚流滿面,他們辛酸的尋親歷程和坎坷遭遇,讓志愿者們感慨嘆息。每逢此時,丁超總是默默地對自己說:一定要竭盡所能,幫他們尋找親人。
“每一次把找到的喜訊傳達給當事人的時候,我分明聽到他們的興奮、感動,乃至喜極而泣近乎顫抖的聲音,而此時,能分享他們歷盡艱辛、一朝團圓的幸福和喜悅,每每成為我們這些志愿者最大的享受。”丁超動情地說道。
據了解,自2011年10月丁超加入“寶貝回家”志愿者行列至今,短短的一年多點時間,丁超參與了幾十起尋親案例,成功為孫來賓、中偉、吳巧玲等43名被拐、走失孩子找到了親人,也使這43個家庭血源再續,終于圓了多年的團圓夢。而且,丁超在義務加班幫助這些尋親者時,創造出了驚人的速度,與安徽警方攜手,48小時圓一位家長漫漫20年尋子夢;5天內幫助被拐離家20年的龍女尋家成功……由此,丁超被網友們尊稱為“超速度尋親志愿者”。(記者 于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