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讀者們參觀建筑垃圾變建材全過程
“世界上本沒有垃圾,只是資源放錯了地方。”這不,讓人犯愁的建筑垃圾借助高科技就能實現變廢為寶的華麗變身,制成透水彩磚等“香餑餑”。
參觀
驚嘆建筑垃圾變磚很神奇
“孩子們,看到車窗外堆得像小山一樣的建筑垃圾沒?咱們去的企業就是把這些建筑垃圾變廢為寶的!”乘車前往盛天環保的路上,大堆小堆的建筑垃圾不時映入眼簾,這些東西能變成啥?孩子們都覺得好奇。
到了!上午10時40分,汽車駛入盛天環保整潔的院內,孩子們立即帶著筆、本、相機等裝備興沖沖地跑進辦公樓大廳,圍著大廳內展示臺上的各種磚邊摸邊看。隨后,孩子們戴上安全帽,排隊跟隨工作人員開始參觀。
生產車間內一派忙碌景象,新磚不斷從生產線上運出來。外面一排房子是骨料堆放處,粗細不一的骨料經屋頂傳送帶從房頂“嘩嘩”流下來。這些磚和骨料,都是儲料場上的建筑垃圾制成的。“我們這兒每小時可以粉碎90噸建筑垃圾,每天按8小時計算,每天可粉碎720噸建筑垃圾。”工作人員說。孩子們不禁驚嘆:這么多!這不就是一座垃圾山嗎!
建筑垃圾如何變成磚?瞧,有鏟車把建筑垃圾往車間一角的“大嘴”里倒,這是粉碎生產線的入料口,建筑垃圾由此進入大型粉碎機,經過自動篩選,把玻璃、鋼筋等篩選出來,留下的建筑垃圾根據需要被粉碎成粗細不一的骨料,骨料由傳送帶進入料倉。然后,鏟車再把料倉里的骨料送入配料機,全自動數據控制系統分別把骨料、水泥、水分等成分根據加工需要自動配比,再經成型機軋制,最終加工成磚。每小時可生產2500塊磚,剛生產出來的磚在陽光房晾曬,水分蒸發后硬度更強……整個過程看罷,孩子們直呼“神奇”。
“來,咱們試試這種磚的透水性。”參觀結束,工作人員拿出一塊紅色透水磚,水倒在磚上后,瞬間就嘩嘩滲流下來了。為啥?眼尖的孩子們很快發現了原因:透水磚用的骨料上細下粗,透水性好。
影響
吃午餐時自覺使用環保筷
為啥要用建筑垃圾做建筑材料?效果如何?走進會議室,孩子們通過看短片對盛天環保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據介紹,中國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有8億噸,這些垃圾大都以簡單的堆放、填埋等方式處理,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還會污染空氣、水源等,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危害。利用高新科技把建筑垃圾制成新型環保建材,變廢為寶的同時還實現了零排放、零污染。
盛天環保是一家專業從事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企業,2011年,該公司引進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建筑垃圾處理生產線和生產工藝,在國內知名高校與相關專家的大力支持下,在鄭州創建了河南首家“建筑廢棄物科研示范基地”,該基地年處置建筑垃圾能力可達200多萬立方米,年產再生建材180萬平方米,可基本滿足鄭州城區建筑垃圾的處理需求。建筑垃圾經過“華麗變身”,被制成路面磚、墻體磚、植草磚、透水磚、彩瓦等新型環保建材,這些建材具有環保、高強、耐磨、透水透氣、防水防滑等多種優點,可廣泛用于市政道路、休閑廣場、住宅小區等的修建與美化。目前,鄭州項目穩步推進的同時,該公司又在洛陽、新鄉成立了分公司,著手實施當地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項目,還準備在鄭州市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建立臨時建筑垃圾處理廠,通過移動設備去處理建筑垃圾,把更多建筑垃圾變廢為寶。
“世界上本沒有垃圾,只是資源放錯了地方”,短片中的這句話讓孩子們印象深刻。參觀中,環保理念在悄然間深入了孩子們的內心,中午吃盒飯時,孩子們不約而同地把一次性筷子放在一邊,用起了工作人員送給大家的環保筷。
(記者 蔡君彥 通訊員 孟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