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門口曾是最亂的地方,亂停亂放、扯橫幅,有人甚至在此設靈堂。自鄭州市公安局在市區各大醫院設立“警醫室”以來,這種現象消失了。
現場
比過去秩序好多了
昨日下午3點,鄭州市人民醫院門前,患者或家屬進進出出,行色匆匆。
不遠處的4個電動車停車位,均有人在看守,看車人不停提醒:“鎖好車。”
大門東邊,門衛室改成了“警醫室”,一位民警和兩位保安員在監控著院內情況。
“快半年了,也沒人在這里扯橫幅、設靈堂、擺棺材了。”醫院保安說,之前,這種事經常發生。
警方
“警醫室”并非醫院門衛室
“在醫院門口設立‘警醫室’,是警方網格化管理的一部分,它并非醫院的門衛室,單為醫院說話,其也維護患者和家屬的合法權益。”“警醫室”里的金水路派出所社區民警袁媛說。
袁媛說,“警醫室”設立了幾個月,醫院內的糾紛下降了一大半,丟車案件也降低了六成。
鄭州市公安局金水路派出所副所長楊松山介紹,目前,鄭州市區三級(大型市級和省級)以上醫院均設立了“警醫室”,有專門民警值守。
醫院
醫托醫鬧少了
“醫托、醫鬧明顯少了!”談及“警醫室”的好處,鄭州市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張思森贊不絕口。
張思森說,醫院人很雜,過去經常丟電動車,一個月近20起。設立“警醫室”后,民警及時指導保安24小時巡邏,全覆蓋安裝監控探頭,派專人看守停車場,“如今,很少聽說有人丟車了。”
“現在,一有醫患糾紛,‘警醫室’民警就及時介入。有了警方,就會提高患者家屬的信任,從而避免激化矛盾,減少堵門、設靈堂等扯皮現象。”張思森說,醫鬧糾紛少了,也減輕了醫生的心理壓力,就會更好地手術和診治。(河南商報記者 胡巨陽)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