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大道簡單的隔離欄讓開車人感到很不安全
《轎車沖破“軟隔離”撞上廂貨》追蹤
閱讀提示
一輛小轎車沖斷不銹鋼隔離護欄與廂貨車迎頭相撞——這起發生在鄭州市環城快速路之一的中州大道上的2死2傷慘禍(詳見本報11月17日A12版)經本報報道后,再次引發多方對中州大道“軟隔離”的質疑。
作為三環快速路之一、限速達到80km/h,有著“城市快速路”之名的鄭州城區南北交通要道中州大道,僅采用雙黃線、不銹鋼護欄這種簡易的“軟隔離”方案,已與現行國家行業標準相悖,應當改進。
[反響]
改成“硬隔離”,各界呼聲高
本報報道發出后,不少網友、媒體通過網絡進行了轉發、討論,都希望中州大道的隔離設施能由“軟”變“硬”。
網友“三不”說,中州大道目前的中央雙黃線寬度超過1米,足夠設置側石、綠化帶了,“用綠化帶不是更安全、更美觀嗎?”
河南交通廣播評論說,“需要多少生命的代價,才能換來對安全的關注。需要多少家破人亡,才能換來一條水泥樁隔離帶?”
[標準]
城市快速路,隔離帶規定很“硬”
在原中州大道綜合整治指揮部、鄭州市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眼里,中州大道當初的改造,僅僅是以普通城市道路、城市景觀大道來建設的,并未提及“城市快速路”的概念。
但近年來的公開報道顯示,在鄭州市政府及其下屬機構發布的相關消息中,中州大道都是被作為鄭州的一條“南北快速通道”來稱呼的。同時,中州大道自建成至今,高密度立體交通設施、高達80km/h的限速已經完全符合“城市快速路”的概念。
昨日下午,記者查詢發現,《城市道路設計規范》中,“硬隔離”確實并非必須,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委員會2009年發布的國家行業標準《城市快速路設計規程》(CJJ129-2009)中,規范卻是很明確的。
該規程第5部分“分車帶”中說,城市快速路的上下行快速機動車道之間必須設中間帶分隔,作用是分隔交通,確保行車安全,安設防眩、夜間照明反光設施、交通標志、公用設施及綠帶。
按照該部分規定,中間帶應有中央分隔帶和兩側路緣帶組成,且應該符合下列規定:1.中間帶宜為3.0米,即中央分隔帶2米,兩側路緣帶各為0.5米。2.城市快速路用地條件受限時,中間帶可適當縮窄。對向車流必須采用混凝土分隔墩或者中央分隔護欄隔離,兩側各設0.5米寬路緣帶。3.中央分隔帶兩側應埋設路緣石,外露高度不應小于180毫米。
比照以上要求,有著“城市快速路”之名的中州大道現有的施劃雙黃線、設立不銹鋼隔離護欄的中央分隔帶做法,明顯較為簡單,與行業標準中設置外露路緣石、路緣帶等規定不符。
[進展]
已有報告,相關部門仍無回應
在隔離方案討論的背后,有著太多人難以忘卻的慘痛記憶。因車輛沖斷隔離護欄在中州大道上造成的慘禍,近年來已發生太多,而且差不多都是重特大事故,本報也曾多次報道——
今年10月15日,中州大道森林公園段附近,一輛由北向南行駛的轎車沖破護欄,與相向車道一輛面包車迎頭相撞,造成面包車司機被困車內,經救治無效身亡,轎車內3人嚴重受傷。
今年9月12日,中州大道黃河路立交橋下,一輛雪佛蘭轎車沖過中州大道隔離護欄,撞在迎面駛來的大貨車上,造成4人身亡。
…… ……
記者昨日再次向鄭州市交警支隊等部門了解獲知,包括中州大道、鄭開大道在內的道路隔離設施改造方案,至今鄭州市政府相關部門仍無明確回音。(記者 李巖 文 白周峰 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