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中提出要“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這一論斷新意十足、內涵豐富。一時間“生態產品”成為人民群眾廣泛關注的熱詞。
什么是生態產品,我省生態產品供給如何?增強產能應怎樣著力?11月14日,記者帶著這一系列問題采訪了有關專家,聽專家詳解生態產品如何扮靚美麗中原。
生態產品是個啥?
“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源和宜人的氣候,這些都是生態產品。”省林業廳總工程師楊朝興一語道破,生態產品就是依托生態系統生產、利于生態環境和身心健康的所有產品和服務,具有維系生態安全、保障生態調節、提供良好人居環境的功能,其特點為節約能源、無公害、可再生。
他表示,生態產品同農產品、工業品和服務產品一樣,都是人類生存發展所必需的。
生態產品啥功效?
“以增加氧氣釋放可提升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為例。林業生態省建設以來,我省森林面積與2007年相比增加了105.24萬公頃、森林蓄積增加了3690.11萬立方米,釋氧量也隨之增加了1000萬噸,夠全省人民5個月左右的呼吸消耗?!笔×謽I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林業生態研究所所長李良厚說。
據介紹,自2008年啟動林業生態省建設以來,森林的庇護使我省生態產品生產能力顯著提高:123個縣建成林業生態縣,平原綜合防護林體系為糧食連續增產提供了生態屏障,全省經濟林面積達86.7萬公頃、速生豐產用材林和工業原料林達58.9萬公頃,信陽茶葉、南陽山茱萸、鄢陵綠化苗木等成為農民的“綠色銀行”。
“與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態產品相比,看不見的產品更可觀。”李良厚說,與2007年相比,除釋氧量增加,全省森林調節和凈化水量增加了17.83億立方米,土壤侵蝕量減少了3400萬噸,森林固碳量增加了431萬噸,提供負氧離子增加了0.77兆億個。
生態產品產能咋增加?
“我省生態產品產能潛力巨大。”楊朝興表示,雖然剩下的宜林荒山已經不多,但林分質量不高,森林蓄積還遠沒有飽和。據統計,世界平均每公頃林地的林木蓄積為110立方米,全國是85.9立方米,而我省僅45.7立方米。
“加大對現有森林的撫育管理增加森林蓄積,將有效增加生態產品供給,扮靚美麗中原?!崩盍己袼懔艘还P賬:按林木每增加1立方米木材可固定二氧化碳1.83噸、釋放氧氣1.62噸計算,若我省林木蓄積能增至全國平均水平,就能多吸收二氧化碳2.71億噸,增加釋氧量2.4億噸。(記者 杜 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