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小康,沒有農村的富裕不完整。作為農業大省,農村地區要從哪里借力,如何尋求突破發展,引起了河南代表團代表的關注。
“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是十八大報告中十分引人關注的關鍵詞,在18大代表,欒川縣冷水鎮冷水溝村黨支部書記楊岳看來,這意味著農村地區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就是工業反哺農業,幫助農村建設。因為實現小康最主要是農村,第一還是要靠發展,不發展農民手里沒有錢怎么去實現小康?我們任務就是想辦法讓農民人人有活干,天天有收入。”
農民手里沒有錢,就無從實現全面小康。錢從哪里來?采訪中,不少代表都把出路投向了三化協調發展。來自漯河的王宏斌代表說,“只有走三化協調發展的道路,整個農村才能富起來。首先是把農業這個基礎搞好,其次是二產和三產。光有一產農民富不起來。作為南街村之所以能走出一條協調發展的路子,最關鍵的問題是集體經濟,不形成規模,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辦什么事都沒錢那是不好辦的。”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返回河南家鄉就業,河南煤化集團董事長陳祥恩代表說,農村發展,實現全面小康,返鄉人員也是一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要重視借新生代農民工的力量,因為他們是在我國總體進入小康、農村擺脫貧困的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利用他們在外打工積累的豐富閱歷和財力,鼓勵他們回鄉創業,建設家鄉。”(河南臺新聞廣播十八大報道組記者何巖、魏翀、周曉潔)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