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都市區森林公園體系規劃(2011-2015)
“三帶”:是黃河綠化帶、南水北調中線綠化帶和賈魯河—嵩山綠化帶。
“一環”:是環城游憩環,指鄭州市都市區范圍內的32個森林公園和公園之間的無障礙綠色游憩通道所形成的環城森林游憩環。
“八脈”:就是在鄭州市現有的八條河流周邊建設綠化帶,這八條河分別是:枯河、索河、魏河、金水河、熊兒河、七里河、潮河、東風渠。
“三十二園”:就是改造或新建32個環城森林公園。
“四區”:是鄭州市首次設立的森林風貌區,包括:黃河景觀風貌區、山水景觀游覽區、生態文化展示區、綠化博覽觀光區。
昨日,記者從鄭州市林業局獲悉,鄭州都市區森林公園體系將從明年起全面提速。2015年將建成的該體系,主要是充分利用鄭州周邊已經有的森林、河流、湖泊、濕地、水庫周邊等地帶,建設“一環、三帶、四區、八脈、三十二園”。
至明年底,鄭州市周邊將建成首批14個森林公園。
遠期目標
都市區森林公園體系建設
明年起全面提速
去年4月,鄭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正式啟動。鄭州市現正著手編制創建森林城市的規劃,力爭2014年創建成功。為盡早達到國家森林城市綠化標準,鄭州將先期實施生態廊道綠化建設工程、鄭州都市區森林公園體系建設工程。
至2015年,鄭州都市區森林公園體系有望建成。該體系建設明年起全面提速,它是充分利用鄭州周邊已經有的森林、河流、濕地、水庫周邊等地帶,建設“一環、三帶、四區、八脈、三十二園”。
建設輪廓
都市區森林公園體系
將環城而建
鄭州市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鄭州都市區森林公園體系建設工程的最大特點就是圍繞鄭州城區而逐步建設(。
該工作人員介紹,今年10月,新鄭軒轅湖文化園已完工,鄭州常西湖森林公園正在建設中,圣水峪森林公園正在做前期準備工作。
環城森林游憩環具體建設范圍為:北起邙山沿黃河風景名勝區到雁鳴湖風景區;西北沿滎陽索河一帶;西南沿賈魯河從西流湖到常莊水庫;南邊由新鄭龍湖往西經曲梁、白寨,延伸至環翠峪風景區;東到綠博園、中牟林場。
近期規劃
明年將建成14個森林公園
據了解,在鄭州都市區森林公園體系建設工程中,將新建、提升32個森林公園,其中首批14個森林公園將在明年建成,投資概算為59億元。
明年將建成的首批14個森林公園分別為:滎陽桃花峪森林公園、中牟雁鳴湖森林公園、新鄭具茨山森林公園、新密香山森林公園、登封朝陽溝森林公園、鞏義長壽山森林公園、二七區櫻桃溝休閑度假觀光園、管城區潮湖森林公園、圣水峪森林公園、鄭州市樹市花園、濱黃河森林公園、鄭州黃河濕地公園、鄭州野生動物園、唐崗森林公園。
為您解疑
想騎車去觀光?
可到濱黃河森林公園
現在騎自行車健身的市民越來越多, 在鄭州濱黃河森林公園,將首次設立自行車道、森林步行街,市民可以到這里騎車健身。鄭州濱黃河森林公園西起鄭州市江山路,東至雁鳴湖,全長63公里。鄭州濱黃河森林公園的示范園已經于今年五一開放,其他工程正在建設中,自行車道、步道環線貫穿整個區域。其中示范園位于鄭州市惠濟區黃河大堤南,面積65萬平方米。示范園內以楊樹、柳樹為主。
野生動物園在哪兒?
待建的野生動物園還在選址中!
根據鄭州都市區森林公園體系規劃設計,鄭州市將依托森林公園建設一個野生動物園。市民關心的是,鄭州該在哪里建野生動物園呢?
據了解,在2010年4月的鄭州市旅游工作會議上,鄭州市計劃在惠濟區建設鄭州中原森吧,該項目包含野生動物園。隨后,中牟縣和深圳旅游公司簽約,雙方計劃在中牟雁鳴湖風景區建設一野生動物園。
不過,截至目前,野生動物園的選址工作仍在進行中。按計劃,野生動物園明年建成。
進程安排
每個縣市區每年至少建成一個森林公園
根據建設安排,圣水峪森林公園、滎陽桃花峪森林公園、中牟雁鳴湖森林公園、新密香山森林公園、登封朝陽溝森林公園、鞏義長壽山森林公園、二七區櫻桃溝休閑度假觀光園、管城區潮湖森林公園、濱黃河森林公園二期等森林公園將于2013年3月底前開工;鄭州黃河濕地公園續建2013年10月底前開工;根據鄭州都市區森林公園體系建設工程規劃,通過對鄭州周邊集中連片、特色鮮明的植物群落進行改造提升或新建,增建特點突出的特色森林公園,如已初具規模的鄭州二七區櫻桃園等。2013年起,鄭州12個縣(市、區)每年至少建成一個森林公園,供市民游憩休閑。
現在已建好的鄭州文博森林公園示范園、鄭州苗木花卉博覽園示范園、鄭州濱黃河森林公園示范園、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示范園等四個公園于去年五一期間向市民免費開放以來,吸引了大量市民觀光休閑。
相關延伸
建設森林公園不會多占地
鄭州土地資源稀缺,若再增加30多個森林公園,會否多占用土地?對此,鄭州市林業局答復說,都市區森林公園體系建設工程都在原有的條件下改建和提升,不會多占地。據悉,鄭州近年在城市周邊建了100萬畝塊狀森林,這些森林已成為綠城的生態屏障,此次建設的30多個森林公園主要是對這些塊狀森林進行改建、提升,增加一些必要的基礎設施,新栽一些觀賞樹等,讓市民像逛公園一樣暢游森林公園。(記者 施書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