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圖
“我省連續八屆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連續四屆獲得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連續六屆榮獲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這十年,河南文化空前發展,這不正是十年來中國發展變化的縮影!”昨天,黨的十八大代表、省越調劇團副團長申小梅接受東方今報記者專訪時說,文藝工作者立藝首先要立德,把思想道德作為立身和創作之本,多出好戲,多出精品,多拿大獎。
【談感受】河南就是中國發展變化的縮影
“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對十八大報告中提到的建設文化強國最關注。”申小梅說,十年來,我省戲劇事業蒸蒸日上,河南戲劇的發展變化,正是中國十年來發展變化的縮影。
申小梅說,在十八大報告中,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被著重提及,這符合文化藝術發展的根本規律,其中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與“雙百”方針一脈相承。
“藝術創作需要這樣的社會氛圍,只有在相對寬松的環境下,藝術創作活力才能得以釋放,進而實現文化藝術的蓬勃發展。”申小梅說。
【說傳承】跟上時代才能更好地傳承創新
申小梅從小就酷愛越調,后拜在申鳳梅大師門下,并最終成為越調申派的傳人。和我省另兩大劇種豫劇、曲劇一樣,越調同樣面臨著傳承和創新。
申小梅認為,要吸引年輕人喜歡戲劇,必須從四方面著手:
首先,現在戲曲要從節奏上、唱腔上、舞美上進行較大的突破,年輕朋友才能更好地接受戲曲文化。其次,老戲新演,要融入現代人的觀念和時尚元素。再次,要在題材上下工夫,比如我們的越調《老子》,將老子作為戲劇題材,不但挖掘了本地文化資源,而且全國唯一,很新鮮。最后,就是在表達的主題上,要符合當今社會的審美規則,就像《老子》,表達的是一種和諧思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