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十八大代表、29歲的河南商丘市匯豐棉業公司細紗工高美麗這樣講述她的一天:早7時,做好早飯,安排好兒子上學后,騎上電動自行車,15分鐘趕到村里公司上班。下午5時下班回家,婆婆已在做飯,她負責輔導兒子做功課。這和6年前在江蘇昆山打工的生活有了很大不同,“那時只有過年才能回家陪陪老人和孩子”。
十八大報告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高中畢業就外出打工的高美麗說:“我看到這一段特別高興。”
讓農民過上城里人一樣的生活
在商丘市虞城縣站集鎮西北街村,像高美麗這樣返鄉的農民工有幾百人,陸續轉到村里6家企業上班。
結合十八大報告,商丘市委書記陶明倫代表談了自己的想法,“推進城鎮化,我們實施的是‘雙輪驅動’戰略”。一方面把產業集聚區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載體,搶抓沿海產業轉移機遇,推動產業集聚,吸納更多的本地農民工就業;另一方面,以適當就地集中的新型農村社區作為城鎮化的突破口,延伸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功能。“讓農民過上城里人一樣的生活。”他說。
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帶動“打工候鳥”回歸
新型城鎮化突出的是“新”:即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
來自大別山老區的河南信陽市委書記郭瑞民代表說,傳統城鎮化多是農民異地轉移,進城務工經商。新型城鎮化既要鼓勵和支持異地轉移就業,更著眼于積極發展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注重人口集聚與產業集聚的協調推進。
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帶動“打工候鳥”回歸。去年底,信陽市外出務工經商的240多萬人中,有5萬多人攜資回鄉創業,總投資額達148億元,帶動30多萬人就業。
高美麗代表的三個愿望
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河南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維寧代表說,加快新型城鎮化,讓更多的農村居民轉化為城鎮居民,新型農業現代化發展才能有空間;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新型工業化發展才能有保障;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城鄉才能有效統籌,農村發展才能和諧。推動信息化與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是信息化大背景下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三化協調發展的“引擎”和“倍增器”。
高美麗有三個愿望,一是家鄉能建更多的工廠,讓更多的農民工能在家門口上班,沒有那么多留守兒童、留守老人。二是像她過去一樣外出打工的人,不要受欺負,能學到本事,能融入當地。三是農民工進了城,在住房、上學、看病、社保等方面,與城里人享受差不了多少的待遇。
“我相信,不遠的將來,這些都會實現。”高美麗對此充滿信心和期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