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方毅夫
400多年前,英國思想家約翰·洛克說,“政府的權力來自公民權利的讓渡”。社會管理應從“一言堂”,變為政府、社會組織、公眾共同參與。
專家認為,建設“公民社會”,公民權利將得到更有力保障。
關鍵詞1
維權渠道
網絡問政于民,織出“人心網”
報告摘要
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
案例
1
今年5月,鄭州市委市政府媒體網絡事項督辦中心(ZZIC)“牽手”河南商報。市民身邊有什么麻煩事,給商報打個電話,ZZIC就能幫忙解決。
ZZIC負責人李龍說,網絡問政就是從下至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接受公眾監督。社會由無數個小網格組成,而ZZIC織就了一張大網,把一個個網扣連接起來,織成一張“人心網”。
案例
2
2007年1月,新鄉某肉品公司董事長王善升被當地基層法院以挪用資金罪判處拘役5個月。
5次上訴后,新鄉市中院作出終審判決,維持一審法院原判。
王善升通過河南法院網“網評法院”欄目向省高院申訴。隨后,省高院決定提審此案,王善升最終被宣告無罪。
關鍵詞2
問責機制
“約談”折射“責任政府”使命
報告摘要
強化公共安全體系和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建設,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案例
一場車禍8人殞命,發生在今年7月27日鄭州高新區的一場水泥罐車交通事故觸目驚心。
在不到3個月時間里,鄭州發生4起重特大交通事故,造成19人死亡,河南商報就此進行了深入報道。8月1日,河南省政府約談鄭州市政府領導和相關負責人,直陳鄭州把交通管理重心放在了保暢通上,對預防事故工作的認識存在偏差。據了解,這是鄭州市第一次被約談。
8月31日,三門峽一輛大型客車下坡時超速,因暴雨沖出高速公路翻入深溝,造成11人遇難、14人受傷。9月13日,三門峽市政府領導和相關負責人被省政府約談,問責交通安全事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