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王偉賓
民生和公共服務,成十八大報告中的一個重點。“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就包括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就在前幾天,“2012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公布,“幸福百強”中,河南的信陽、鄭州等6座城市入圍。
而考量幸福的指數,公共服務質量是一項重要指標。
如今的河南,不管是從醫療保障,還是就業扶植,都在加速前行。
醫保篇
醫保全覆蓋 報銷比例不斷提升
6日,河南省衛生廳副廳長秦省一行探望獨臂村醫馬云飛。
剛走進三門峽陜縣宮前鄉韓川村村衛生所,一位老人突然走過來,沖著秦省說,你是領頭的吧?
老人問完,突然連鞠三躬,說:“我要感謝你。”
原來,這位82歲的韓川村村民叫仝拴官,他正陪老伴郭鳳蓮在衛生所做康復治療。
郭鳳蓮也70多歲了,今年9月,因為突發腦梗,在陜縣人民醫院一下住了21天院。
仝拴官說,真沒想到,醫療費總共花了7600元,新農合直接報銷了5230元。
老人對秦省說:“我算是知道,新農合就是為我們老百姓救命的。”
對仝拴官的感觸,馬云飛深有體會,新農合早已覆蓋這個距離三門峽市37公里的偏僻山村。
“以前,收新農合個人籌資款時,就算一二十元,很多人都不愿意交。”馬云飛說,如今,隨著新農合報銷比例不斷提高,鄉親們都知道了新農合的好處,這不剛過11月,明年的個人籌資款已經全部收齊。
據省衛生廳農衛處處長王耀平介紹,目前我省參合農民已達7965萬人,參合率達97.65%。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