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出現大量的兒童國學讀物
閱讀提示
前不久,人教版《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全國中小學實驗教材》在北京正式發行。這套號稱是“目前國內唯一傳統文化教程”的發行,能否終結“中小學國學教育應否開展”的爭論?能否幫助中小學生“立德樹人”?現在鄭州有不少小學已經開展國學課多年,他們對國學教育作何感想?昨日,記者進行了采訪。
《論語》等
入選人教版國學教材
據了解,這套人教版教材的研發,是基于“十一五”階段課題研究七年研究成果。課題組希望據此將國學文化融入到中小學教育中,探索中小學國學教育發展道路。
教材中不僅選取了《弟子規》、《聲律啟蒙》、《論語》、《孫子兵法》、《道德經》等十二冊國學經典,還在不同教材中植入了《中國傳統歷法歷與節日》、《中國茶文化》、《傳統書法欣賞》等中華優秀傳統民俗文化與藝術的精粹內容,同時每節課講解了一個繁體字,讓學生充分理解中國文字的意境和美。教材可以稱之為中華優秀民族文化與藝術的精美融合體和珠連體,是當代人文教育優秀的課程體系。
【調查】
鄭州中小學國學教育早已有之
雖然國家層面上,此前并沒有統一的國學教材,但在全國各地,中小學國學教育的開展早已遍地開花,也引發了各界的熱烈討論。
在鄭州的中小學校,開展國學教育的學校也有很多。如鄭州市二七區春暉小學、鄭州市鄭東新區聚源路小學等,都是較早開設國學課并且一以貫之的。
“現在開展國學教育的學校非常多,教材也很多。我們學校從2006年建校起就開展國學教育,開始用的是河南本地出版的教材;后來,北京師范大學的國學教材推出后,我們覺得更好一些,就轉而用北師大版本的了。”聚源路小學國學組組長海彩麗老師介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