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會保障資金審計結果公布
去年全省18項社會保障資金
收入1270億元
花了935億元
部分地區擴大范圍支出社保資金3939萬元
去年全省18項社會保障資金
收入1270億元
花了935億元
部分地區擴大范圍支出社會保障資金3939.37萬元;部分經辦機構審核不夠嚴格,向不符合條件的人員發放待遇等9655.59萬元,其中有28個縣2235人重復享受城市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517.44萬元,抽查的420個村(居)委會中,有5個村(居)委會存在干部人為確定低保對象的情況……記者昨日獲悉,省審計廳發布審計公告,正式公布了“河南省社會保障資金審計結果”。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社會保障資金審計中,我省各級審計機關共出具審計移送處理書227份,其中97起涉嫌違紀和經濟犯罪案件線索已移送至檢察、紀檢、公安等部門。
數據 去年全省18項社會保障資金收入1270億元,花了935億元
“我省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審計結果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省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體系覆蓋全省所有縣,參保人數合計9747.42萬人,比2005年增長452.16%;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迅速擴大,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已覆蓋全省所有縣,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已覆蓋61.64%的縣,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已覆蓋全省63.52%的縣。
此外,根據國務院批復,我省自2006年起,試點做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截至2011年底,做實金額合計140.57億元。
據介紹,我省社會保障資金主要有兩種籌集模式,其中社會保險基金主要來源于單位繳費、個人繳費以及財政投入,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投入。2011年,18項社會保障資金共計收入1270.98億元,支出935.40億元,年末累計結余1108.06億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406.95%、385.17%和375.81%。
審計結果表明,我省社會保障資金規模不斷擴大,資金總體安全完整,基金運行平穩規范,有效保證了各項社會保障待遇支付。
問題 部分地區擴大范圍支出社保資金3939萬元
“由于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立時間不長,相關制度尚處于推進和完善過程中,社會保障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審計結果提出。
一些地方和單位存在違紀違規問題。審計結果顯示,有部分地區擴大范圍支出社會保障資金3939.37萬元。其中:用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等單位經費2696.89萬元,平衡財政預算1108.88萬元,其他支出133.60萬元。
還有部分經辦機構審核不夠嚴格,向不符合條件的人員發放待遇等9655.59萬元。其中:省本級、9個市本級和48個縣向不符合條件的人員發放社會保險待遇3078.49萬元;8個市本級、141個縣向不符合條件人員發放最低生活保障待遇12.79萬人次、6059.66萬元;28個縣2235人重復享受城市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517.44萬元;抽查的420個村(居)委會中,有 49個村(居)委會未按規定程序審批低保對象,5個村(居)委會存在干部人為確定低保對象的情況。
有部分單位和個人違規牟取不正當利益。4個市本級和31個縣的醫療機構等單位通過虛假病例、掛床住院、濫開藥物等手段套取醫保資金1366.17萬元;部分醫療機構采取違規加價等方式亂收費318.77萬元等。
整改 41044人新納入保障范圍,補發社保待遇6.59億元
針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我省地方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堅持邊審計、邊整改、邊規范,及時糾正違規問題,并健全完善相關制度。
省審計廳表示,截至2012年7月25日,部分問題已整改到位。其中:財政資金撥付到位5.43億元,補繳社會保險費9.98億元,補記利息收入5294萬元;資金歸還原渠道3315萬元;清退不符合條件或重復領取待遇的參保對象65654人,追回資金2568萬元;將符合參保條件的41044人納入保障范圍,補發社會保障待遇6.59億元;出臺或完善社會保障相關制度和政策文件共計83項。對尚未整改到位的問題,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仍正在進一步整改中。
18項社會保障資金有哪些?
它們分別是: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9項社會保險基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醫療救助、農村醫療救助、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農村五保供養6項社會救助資金,兒童福利、老年人福利和殘疾人福利3項社會福利資金。
(記者 裴蕾 實習生 田冰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