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步入收獲時節,還未大面積出土上市,焦作溫縣鐵棍山藥卻被傳出滯銷、難賣的消息。有專家質疑,游資在幕后推波助瀾進行炒作,目的是壓低收購價格。
有消息稱,自今年9月份開始,受到河北、山東山藥大量入市影響,溫縣鐵棍山藥遭遇難賣的尷尬。然而記者采訪發現,霜降前后,溫縣鐵棍山藥才進入成熟期開始采挖。溫縣岳村鄉紅峰懷藥合作社社員趙小黑:
(出錄音)“今年我們山藥還沒大面積下來,現在上市的山藥也只不過三分之一,這個時候也就是山藥的淡季,不存在什么滯銷不滯銷,到元旦、春節之前這個價格估計還會回漲。”
溫縣鐵棍山藥尚未大面積出土上市,為何卻有滯銷傳聞?因此,也被懷疑有游資在背后推波助瀾進行炒作,試圖壓低收購價格。
記者今天在鄭州市走訪發現,打著“正宗鐵棍山藥”、“溫縣懷山藥”旗號的山藥銷售點隨處可見,銷售價格大都在每斤8元到10元,不過據銷售人員介紹,今年的山藥銷量普遍遭遇滑跌,價格也有所下降:(出錄音)
“銷售一般,今年便宜了,好像種的多了。(便宜了多少錢?)一斤便宜了兩三塊錢吧。”
外地山藥冒充,嚴重沖擊正宗溫縣山藥的銷路。為此溫縣開始著力打造鐵棍山藥知名品牌,從今年開始,溫縣鐵棍山藥將統一風格樣式,同時,在包裝箱上方封口處粘貼防偽標識。溫縣黃河開發辦公室主任鄭開樂:
(出錄音)“通過包裝箱的統一包裝,申請能證明我們品質的這一種商標,進一步擴大我們溫縣鐵棍山藥的影響力。”(河南臺記者張晴、焦作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