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航海東路機場高速路口沒有紅綠燈,昨日,河南電臺交通廣播主持人護送行人過斑馬線
“中國式過馬路”最近成了不少市民熱議的話題。10月18日,《東方今報》以《中國式過馬路 你在那里嗎》為題,對鄭州市非機動車和行人闖紅燈現象進行了調查。
此事一經報道,不但引發眾多讀者的關注,也引起了鄭州市交巡警支隊的重視。昨日,河南電臺交通廣播聯合河南省文明辦、鄭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鄭州市公交總公司推出的“愛的斑馬線”公益活動啟動。
鄭州增加協管員嚴管“中國式過馬路”
斑馬線被譽為行人的生命線,然而機動車在斑馬線前不避讓行人、非機動車,行人不走斑馬線的現象屢見不鮮。
近日,“中國式過馬路”引爆網絡。網友稱,“中國式過馬路”就是“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東方今報記者連日來在鄭州市多個路口觀察和體驗,發現電動車闖紅燈現象最為嚴重,且記者采訪發現,非機動車和行人闖紅燈,九成都存在從眾心理,認為法不責眾。
的確,雖然多個城市都曾用過不同的方式,對闖紅燈的非機動車和行人進行了管理和處罰,然而,根治“頑疾”的似乎沒有。
《東方今報》對“中國式過馬路”現象進行報道后,鄭州市交巡警支隊不但在路口加大了警力,增加協管員嚴管闖紅燈的非機動車和行人,也將對一些嚴重違法的非機動車和行人采取嚴格的處罰措施。
廣電全媒體4天將到5交通崗曝光“搶道”
為倡導駕駛人禮讓斑馬線、行人遵守交通規則,昨日上午10時,“愛的斑馬線”活動在中原福塔廣場上啟動,主辦單位領導、愛心車友、出租車司機代表等500多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據河南電臺交通廣播總監楊樹峰介紹,“愛的斑馬線”活動啟動后,連續4天,河南電臺交通廣播的主持人將統一著裝,與鄭州各交巡警大隊的民警一起,在鄭州市金水路未來路示范崗、大學路中原路示范崗、花園路農業路示范崗、紫荊山路東大街示范崗、嵩山路建設路示范崗,引導行人過馬路,倡導駕駛員禮讓斑馬線,并對在斑馬線前搶行的不文明行為予以曝光。
活動期間,鄭州市所有公交車以及部分出租車和私家車上,都將粘貼河南交通廣播印制的“文明禮讓車貼”,提醒全社會關注行人安全,促進所有交通參與者養成文明禮讓的風尚。
車流量小的路,將同時放行直行和左轉
除了從眾心理,有些客觀因素也助長了“中國式過馬路”,比如信號燈設置不合理、路口機動車放行時間設置不科學等。
昨日下午,在鄭州市朝鳳路與航海路交叉口處,南北方向已經是綠燈,由于直行和左轉同時是綠燈,因此直行的車輛就擋住了左轉車輛的道,雖然綠燈時間不短,然而,想要由南向西左轉的車輛卻只過去了兩輛,而還有3輛已經越過停車線的機動車,顯然已經無法通過,此時,東西方向放行,非機動車、行人瞬間沖到了路口中間,路口一下子堵了。
鄭州市交巡警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鄭州有著很特殊的情況,就是電動車非常多,有時候路口信號燈的設置,要綜合車流量、路況等多種條件,一些車流量小的道路,就會設置成直行和左轉同時放行。
罰款罰站告知單位 措施都不太見效
其實,為了讓非機動車和行人能夠遵守交通法規,鄭州市交巡警部門曾多次聯合其他部門,對違法的非機動車和行人進行治理。
2011年9月,鄭州市20家單位聯合下文,決定加強對非機動車的管理,對于交通違法車主,除了罰款20元外,還要在街頭站崗兩個小時,并通報到交通違法車主的單位。
2012年3月,交警、工商、質監等多部門聯手,在電動車的進入門檻、路面執法管理、宣傳教育等多個方面下工夫進行治理。
然而,效果都不明顯。
石家莊罰闖紅燈前三名
網友有贊成有吐糟
為了改變“中國式過馬路”,有城市最近采取了新舉措:石家莊市文明辦、石家莊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共青團石家莊市委決定,自10月23日開始,在大路口,對群體性闖紅燈的,處罰前三名;在小路口,對于闖紅燈的行人,將全部處以50元以下罰款。這一規定一出,當即引起了網友熱議。
“潛行者”說:前三名罰款50元,那后面的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罰都罰,只罰前三名會引起公憤的!
“小豬嘟嘟”說:這樣不錯,俗話說槍打出頭鳥,看誰還敢帶頭闖紅燈,就是要罰帶頭的。
“我來看世界”說:哎喲,城市之間情況不同,這方法在鄭州行不通,電動車跟潮水一樣,罰前三名,交警還沒跑過去,估計前三名已經一溜煙不見了。
“明細就看我”說:別前三啊,前10最好!罰一次就讓他過癮,機動車闖紅燈罰款200元,電動車打個折,罰100元,看誰還闖紅燈,還是罰得輕。
“人比黃花瘦”說:誰給闖紅燈的人和車排名啊,前三名可不好確定啊。(東方今報記者 李瑋/文 記者 張培方/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