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的鄭州街頭,兩名小學生放學后乘垃圾清運車回家
“中國式接孩子”最近成了熱門話題。一到放學時間,小學門口混亂的交通,讓校車安全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在鄭州市13屆人大常委會31次會議上,河南商報記者獲悉,《鄭州市校車安全管理實施辦法》(草案)已通過有關部門修改,并審核完畢,預計很快將作為地方規范性文件出臺。
現狀
不足1%學生乘校車上下學
目前,鄭州市中小學在校生有138萬,每天利用公交車、私家車、校車等交通工具上下學的學生總數為32萬人,其中校車接送學生有1.3萬人,僅占全市學生的0.94%。而按照實際居住地與學校距離,全市有乘車需求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約為3萬人(不含中牟縣、鞏義市和幼兒園)。鄭州市校車設置的情況為:市直屬公辦學校均沒有校車,校車全部分布在各縣(市、區)小學、幼兒園。
截至2012年9月,鄭州市校車共計943輛,其中,在今年4月份國家校車條例頒布后,新增加校車193輛(義務教育階段校車5輛,幼兒園校車188輛,其中符合國家標準校車171輛),每輛校車購置費用5萬元~39萬元,年基本運營維護費用4.5萬元/輛~16萬元/輛,生均運營費用1200元/年。
辦法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或將免費坐公交
為確保校車安全,《鄭州市校車安全管理實施辦法》規定每季度必須對接送學生的社會營運車輛負責人和校車駕駛員進行一次校車安全培訓;學校每月對駕駛人和隨車照管人員進行一次面對面的安全教育。
同時,鼓勵和扶持縣(市、區)探索校車管理新模式。地方可以根據本地區實際,結合自有財力,或統一購置校車,成立校車管理公司,在公交不能覆蓋的農村邊遠地區,利用校車解決學生上下學交通問題;也可以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公司)提供校車租賃服務。
城區公交覆蓋地區,建立沿線公交與中小學校的掛鉤聯動機制。在學生上下學高峰時段,開設學生專用公交車接送學生,在公交車站安排安全乘車協管員,指導學生安全乘車。
此外,在城市公交覆蓋區域,有望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乘坐公交車。(河南商報特訓生 楊曉楠/攝 河南商報記者 宋曉珊 實習生 陳曉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