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地方就是我們原來的村莊。”一名拆遷戶一大早拄著拐杖趕來,看水慢慢漫過自己曾經住過的地方
將來,這片土地都將“沉入”湖底
來看看吧,曾經住過的地方將來就看不到了
全國媒體都在關注龍湖蓄水
擺放的蓄水海拔標牌顯示,龍湖將蓄水至85.5米(海拔)
為了觀看昨天的蓄水儀式,很多拆遷戶一大早就來了。
在他們的記憶里,這兒曾是他們生活過數十年的家園,但如今已被黃土覆蓋,將來,這兒會是一片水的世界。
盡管已經在不遠的地方安下了新家,但他們還是希望能夠親眼看著這片曾經的家園一天天靚起來。
據了解,龍湖區域的規劃是在2003年完成的,拆遷則是從2010年9月開始的。2010年10月16日,鄭州引黃入龍湖調蓄工程開工。
今年70多歲的陳老漢,祖輩居住在龍湖區域的魏莊,當年黃河發大水他們一家也未曾搬離故土。“當初人均有三四畝地,靠種地為生,收入也還可以。”
為了龍湖建設,陳老漢一家十幾口遷離,現在都租住在鄭州市區北邊,每人每月領取400元的生活補貼,孩子上學則按政策分流在鄭東新區的學校。“過渡期挺辛苦的,但看看龍湖進水,再想想以后,覺得還不錯。”陳老漢這樣說。
鄭東新區龍湖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李力介紹,龍湖調蓄工程建設的同時,東區15個行政村37個自然村拆遷,拆除各類建筑物近1000萬平方米,涉及群眾近2.2萬人。
(河南商報記者 李江瑞 鄭筱倩 實習生 孫科/文 記者 楊東華 陳亮/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