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洛陽訊 在9月的“百姓問政”活動后,針對市民反映較為集中的散裝食品、牛羊屠宰無檢疫等問題,洛陽市工商局領導曾現場表示“立刻開展專項治理”,并承諾“爭取在一個月內見效果”。一個月過去了,百姓反映的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10月16日上午,記者對洛陽市食品安全整治情況進行了走訪——
散裝食品有了“身份證”
在宜陽縣豐李鎮一家蛋糕作坊內,記者看到,以前擺放在路邊的散裝食品攤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室內的玻璃蛋糕柜臺。“以前蛋糕攤露天擺放,看著很不衛生,換成這種柜臺覺得放心多了。”有消費者這樣說。
在玻璃柜臺上,貼有散裝食品標簽,食品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商聯系方式等信息都明確標示出來。在顯眼位置還張貼有“食品配料明示表”,食品配料明細、添加劑使用情況、安全責任人等一目了然。工作人員介紹說,食品標簽就相當于食品的“身份證”,標注了每種食品的詳細情況,讓群眾更放心。
豐李工商所副所長王宜偉表示,為期一月的集中整治中,他們還督促經營者辦理健康證、穿戴干凈整潔的工作衣帽。同時引導、幫助經營者健全進貨臺賬、保存供貨商資質證明等。
倉庫食品戴上“電子標簽”
在洛陽市西工區一家供貨倉庫內,工作人員為記者演示了新安裝的電子監管系統。
該系統軟件包括商品備案、工商所監管、信息發布與管理、消費者查詢四大功能模塊。打開主頁面,可以按照條形碼和商品名稱兩種方式錄入或查詢商品信息。
“該系統替代了原有紙質管理,工商部門可以直接在網上審核商品信息。”工作人員說,商品信息經工商部門審核后,會發布在“信息發布與管理”模塊,消費者可通過條形碼進行查詢,“機器一掃,商品信息全知曉”。
洛陽市工商局西工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轄區的王府井百貨、華潤萬家等超市已進入統一的電子監管系統,“既方便商家建立臺賬,也給食品戴上了‘電子標簽’”。接下來,該電子監管系統還將在食品供應商中逐步推廣。(見習記者 曹杰 實習生 陳龍 通訊員 趙梅香)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