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家智囊
閱讀提示
同一患者同一傷情,不同的鑒定機構,鑒定結論竟然大不相同。如何避免司法鑒定結論“打架”?河南省高院試圖以建立醫學專家智囊庫方式解決這一難題。10月15日上午,省高院召開聘請專家頒證儀式,108名國內權威醫學專家被納入省高院的首批專家智囊庫。
1
設立醫學專家智囊庫,化解醫患矛盾
昨天上午,來自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政法大學法庭科學證據研究所、中國醫科大學法醫學院、河南省醫學會、省人民醫院、鄭大一附院等機構的108名醫學專家,從省高院院長張立勇手中領取了聘書,這些醫學專家已成為省高院的首批智囊,意味著我省法院司法技術專家庫正式成立。今后,這些醫學專家,將以專家角度,為法院審理醫療案件出謀劃策。
省衛生廳副廳長夏祖昌在會上表示:當前,醫療糾紛不斷增加,最根本的原因是患者不了解醫學專業,導致醫方在解釋醫療過程時,讓患者對其失去信任。其次,在我們醫療機構中,也確實有一些大夫,存在技術方面或責任心方面不強的行為,給病人造成了傷害或損失。再次,也有極少數的人動機不良,導致出現醫鬧。這些問題單靠醫療衛生部門根本無法解決,需要司法部門協調化解醫患矛盾。而醫學專家參與醫患案件的審理,將有助于從專業角度化解醫患矛盾。
2
醫療鑒定結果不一,權威專家給出意見
省高院司法技術處處長李明祿告訴記者,司法鑒定結論被稱為“證據之王”,被法院采信的可能性很大。由于不同鑒定機構的鑒定結論證明效力是一樣的,司法實踐中一旦出現同一事項幾次司法鑒定的結論出入很大甚至截然相反的現象,不但不能幫助解決問題,相反還激化矛盾,使法院的審判工作和矛盾糾紛的解決更加困難。
面對上述問題,省高院經調研發現,涉及一些重大、疑難復雜的案件,通過專家會檢的方式,借助相關專家的專業分析及咨詢意見,就能有效幫助法官作出更加科學、客觀、理性的判斷。此外,通過專家參與,就案件中的司法技術問題向當事人解釋說明,使當事人消除疑慮,不僅會縮短辦案周期,也節省了訴訟資源,提高了案件質量。
3
聽取智囊意見,應對“專家證人”
“能夠被聘為咨詢專家的醫生不僅具有豐富的醫學知識還必須具備公正善良的品質。醫學專家為法院、當事人提供專業知識咨詢時,必須與案件當事人無利害沖突,不存在職業上的牽連。”省高院院長張立勇表示。
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及《民事訴訟法》引入了“專家證人”制度,允許當事人在訴訟中聘請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幫助其訟訴。司法技術專家庫建立后,法官可通過法院聘任的權威司法技術專家,共同咨詢、審核,有效評判“當事人提供的專家證人意見”。
另外,在審判實踐中,有的當事人利用重新鑒定的權利,不斷地要求重新鑒定。在此情形下,法官可以通過咨詢相關技術專家,對當事人提出異議的鑒定意見提出參考意見,以確定有無重新鑒定的必要。
(記者 韓景瑋 實習生 袁曉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