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大橋免費”背后的民意代表
10月8日零時起,河南省的第一座收費路橋,服役了26年的鄭州黃河公路大橋,正式回歸公益屬性:永久免費。
在加速這座收費大橋免費的過程中,河南省政協委員張朝祥,扮演了急先鋒的角色。他連續4年的給力、執著提案,加速了這座大橋由收費向公益的轉化進程。
1 遲到的“大橋留影”
10月8日中午,鄭州市民張朝祥,在駕車從新鄉回鄭州時,途經鄭州黃河公路大橋(以下簡稱黃河大橋)處,特意請朋友為他拍了幾張照片。
這天拍的照片,對張朝祥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作為河南省政協委員,從2009年起,他連續4年以政協提案的方式,要求黃河大橋立即停止收費,并永久免費。
承接著高速公路節假日小客車免費通行的利好,10月7日,河南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小組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黃河大橋從10月8日零時起,停止收費,并永久免費。
張朝祥原本想于10月8日零時這一時刻,在黃河大橋留影,但由于過于勞累,只好在10月8日中午,留下了這張重要的紀念照片。
從10月8日上午8時起,張朝祥就不斷接到相識不相識人士的短信和電話,表達的意思大同小異:感謝他為此付出的努力。其中一條短信,撥動了張朝祥的心弦:這是民主與法制的勝利!
黃河北岸的新鄉平原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李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大橋免費之舉,有望加快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區與鄭州“融城”的步伐。
對自己發揮的作用,張朝祥用“微不足道”來定性。他說,通過合法的途徑,歷經4年的努力,在媒體關注、省領導給力、民意推動下,橫跨在黃河上的“障礙”,終于得到了清除。
新鄉市政協委員郭力說,在民主與法制的軌道上,黃河大橋永久免費具有歷史意義,這充分說明,在中國內地,政協委員們的參政議政權是有保障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