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訊 昨日,省政府發布《關于加強新時期民政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十二五”末,我省應實現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30張以上的目標。
《意見》提出,在“十二五”期間,應建立省級災害救助應急指揮平臺,每個城鄉社區應至少有1名災害信息員,同時確保自然災害發生12小時內,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同時,按照“試點先行、分期分批”的建設原則,每個縣(市)應建成1所集養護、康復、托管于一體,為老年人、孤兒、精神病人、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孤老優撫對象等特殊困難群體提供服務的綜合性社會福利中心。
養老服務領域,可采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購買服務、補助貼息等多種模式。到“十二五”末,實現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30張以上,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托老和互助養老站(點)等服務網絡覆蓋全省城鎮社區和60%以上的農村建制村。同時,加快建設流浪乞討人員救助保護體系,到“十二五”末,全省每個縣(市)建成1所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救助管理站,并配備救助專用車輛等設備。推進救助工作進社區、進鄉鎮,基本實現街面無滯留流浪未成年人目標。(記者 劉瑞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