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此前河南省有關部門出臺的財稅金融、減負增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是一場場及時雨,那么此次由省政府制定下發的《關于進一步促進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則如春風化雨,讓全省三十多萬小微企業酣享政策甘霖。10月8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有關精神,破解小微企業發展難題,我省就進一步促進小微企業健康發展提出26條意見。
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和結構調整
《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創新型、創業型和勞動密集型小微企業,引導小微企業從低價格、數量型的粗放式發展向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高附加值質量效益型發展轉變,鼓勵“專精特新”發展。
《意見》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加快淘汰落后產能。要求各類中小企業扶持資金加大對小微企業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推動企業向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的產業方向轉型升級;落實支持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對小微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獲得銀行貸款的,按最高不超過50%的比例給予貸款貼息;有關部門要綜合運用財稅、金融、環保、土地、產業政策等手段,支持小微企業加快淘汰落后技術、工藝和裝備,通過收購、兼并、重組、聯營和產業轉移等獲得新的發展機會。
促進企業創業成長和集聚發展
小微企業發展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經濟的活力和潛力。我省小微企業數量萬人占比較東南沿海省份差距不小。
《意見》提出,要貫徹非禁即入政策,拓寬創業出資方式,降低小微企業市場準入門檻,注冊資本在5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允許注冊資本零首付;對畢業3年內的大學生及3年內未就業的復員轉業軍人入駐創業孵化基地的,3年內對廠房租金給予補貼。
為了建設小微企業創業基地,推動小微企業集聚發展,《意見》還在土地利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建設“以龍頭企業帶動、小微企業集聚”為特征的特色產業集群等方面制定了詳細的扶持政策。
提高經營水平和人才素質
小微企業普遍存在市場開發能力弱、管理水平上不去、經營人才層次低、人才引進難度大等問題。
《意見》提出積極推動大中型企業與小微企業分工協作和產銷對接、推進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建設、對小微企業出口信用保險保費給予全額補貼等一系列幫助企業開拓市場的意見和要求。同時,通過實施小微企業管理提升計劃,引導小微企業加強財務、安全、節能、環保、用工等管理。
《意見》通過實施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將小微企業經營者和員工培訓納入省人力資源培訓整體規劃。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小微企業就業,并在專業技術職稱評定、科研項目經費申請、科研成果榮譽稱號申報等方面,享受與國有企事業單位同類人員同等待遇。
加大財稅支持減輕負擔
堅持“多予少取”的原則,在加大小微企業財稅支持力度等方面《意見》給出了明確的要求。
《意見》要求,要嚴格貫徹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財稅優惠政策,提高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將小微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延長至2015年年底并擴大范圍;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6萬元(含6萬元)的小微企業,其所得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同時,對一些稅種的優惠期限進行了延長。
《意見》還要求除繼續用好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財政政策外,工業結構調整資金、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等都將對小微企業傾斜。
政府采購也將對小微企業傾斜,根據《意見》精神,負有編制預算職責的部門要安排不低于年度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總額20%的份額專門面向小微企業采購。
小微企業負擔將得到進一步減輕。對涉及小微企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強制準入的經營服務性收費一律按下限標準收取。同時,對參加社會保險的小微企業,可以依法暫緩繳納一定期限的社會保險費,期限一般不超過1年。
加強服務打破融資瓶頸
《意見》鼓勵國有商業銀行和中小銀行業金融機構設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在年度經營計劃中單列小微企業信貸規模,適當提高對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的容忍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小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集合票據、集合債券等直接債務融資工具,加大企業發債主體培育力度。
在拓寬渠道的同時,我省將嚴格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收費監管,鼓勵銀行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下一步,我省還將推進以政策性擔保機構為主體的省、市、縣三級融資性擔保體系建設,鼓勵支持大型企業集團發起、設立融資性擔保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記者陳學樺 楊 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