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獲悉,河南省政府印發了《河南省高等學校設置“十二五”規劃》,出臺我省高校設置的具體目標,推動我省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十二五”期間,我省將逐步調整高等學校布局結構,形成以鄭州為中心,中原城市群為骨干,其他省轄市合理布局,為地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高等教育體系;目前,鶴壁、濮陽、漯河、三門峽、濟源等5個省轄市尚未布局本科學校,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優先考慮增設本科學校;濮陽、三門峽、濟源等3個省轄市只有1所專科學校,優先考慮增設專科學校;已經布局師范院校的省轄市將不再增設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原則上不在縣及縣級市增設高等學校……
我省每1000萬人口
擁有普通高等學校比全國少7所
統計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省高等教育快速、健康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達到145.67萬人,增加60.48萬人,增長41.5%;本科層次招生和在校生占招生總數和在校生總數的比例分別達到44%和47%,比2005年提高5.9和1.5個百分點。全省普通高等學校數量達到107所(含獨立學院),其中本科院校45所(含獨立學院),高職高專62所,凈增15所,增長22.4%;18個省轄市均布局了普通高等學校,其中13個省轄市布局了本科院校等。
但是,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我省高等教育發展仍然存在教育規模偏小,毛入學率偏低;高等學校數量偏少,校均規模偏大等問題。2010年,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比全國低2.84個百分點,普通高招錄取率比全國低2個百分點,每萬人口中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在校生比全國少20人。我省每1000萬人口擁有普通高等學校比全國少7所。我省本科院校校均規模為1.97萬人,比全國多0.66萬人;專科學校校均規模為0.86萬人,比全國多0.27萬人等。
“十二五”期間
我省將不在縣及縣級市增設高等學校
“十二五”期間,我省高等學校設置原則是什么?《規劃》提出,我省高等學校設置將堅持按需設置、優化結構、合理布局、堅持標準等4個基本原則。其中,在具體布局中,我省將逐步調整高等學校布局結構,形成以鄭州為中心,中原城市群為骨干,其他省轄市合理布局,為地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高等教育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提出,目前,鶴壁、濮陽、漯河、三門峽、濟源等5個省轄市尚未布局本科學校,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優先考慮增設本科學校。濮陽、三門峽、濟源等3個省轄市只有1所專科學校,優先考慮增設專科學校。已經布局師范院校的省轄市不再增設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原則上不在縣及縣級市增設高等學校。同時,增設高等學校要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原則上不再新設,避免資源過剩及投資浪費。
我省將增設一批本專科學校
《規劃》還明確提出了我省高校設置的具體目標:到2015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6.5%,在校生總規模達到300萬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達到185萬人,成人高等教育規模達到115萬人。
省政府要求,“十二五”期間,要緊緊圍繞調整優化高等學校布局結構、類型結構、層次結構和學科專業結構,調整校均規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適當增設一批本、專科學校,增強高等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努力適應中原經濟區建設需要。每批申辦本科層次學校和審批專科層次學校的數量及排序,將根據教育部分配指標情況,由省教育廳組織專家考察、論證、評議,報省政府研究確定。
我省同時提出,應嚴格控制新設立高等學校規模,引導高等學校改善生均辦學條件,提高辦學質量。新設立的本科學校,首批招生本科專業原則上不超過5個;新設立的專科學校,首批招生專科專業原則上不超過5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