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到首張高鐵車票的大河報記者和建設者代表一起為首發列車剪彩
男性,80后,職員,出行的目的是公務或探親……
昨日,本報在高鐵上發放100份調查問卷,為高鐵乘客畫素描
核心提示
男性,22歲到33歲,月收入在3000元到6000元,為了公務或探親坐高鐵。這就是鄭州東站乘坐高鐵者的特征。昨日,鄭武高鐵第一天正式運營,為了解從鄭州出發前往長沙、廣州等方向的旅客情況,記者登上了上午9時50分鄭州東開往廣州南的G543次列車,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獲取旅客的各種信息。
[問卷調查]近四成高鐵乘坐者月入3000~6000元
高鐵快捷、舒適,但是其價格并不是所有人群都能承受,究竟哪類人會乘坐高鐵呢?記者昨日在G543次列車上分別在一等座車廂和二等座車廂內,隨機選取了一百名乘客,并發放了調查問卷。
統計顯示,乘坐該次高鐵動車出行的乘客中,男性占70%;年齡方面,乘客中有四成都是80后,27%為60后;在高鐵乘客中,大多數人是企事業單位職員,這一比例占76%。
那么,乘坐高鐵的乘客收入情況如何?統計顯示,月收入在3000元到6000元的乘客占36%。而高鐵乘客出行的目的主要是公務和探親,旅游僅占到10%。
值得關注的是,46%的乘客認為石武高鐵的票價較貴,36%的乘客認為石武高鐵最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是票價。
關于鄭武高鐵對出行方式的影響,42%的乘客認為影響很大,也有42%的乘客認為影響一般。
在對一等座單獨的統計中,記者發現,其中六成乘客是60后,有四成乘客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他們對高鐵票價并不怎么在意,對于交通工具,他們的選擇標準是便利、舒適和節省時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