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帶著導盲犬不能上公交,殘疾人陪護進景點不能免門票……這些曾是殘疾人融入社會的障礙,今后將被清除。
昨天,《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簡稱《辦法》)發布,殘疾人今后可享受免費乘公交、去旅游陪護亦免門票、節假日免費看電影等多項權益。專家認為,《辦法》在實施中只有多部門協調,“福利”才能落到實處。
煩惱
導盲犬上公交屢被拒 陪護去景點需買門票
今年8月3日,在鄭州市航海路BRT站,打算乘車的盲人李玉梅,因為帶了導盲犬,被工作人員拒絕。她換了多個BRT站都被拒絕,工作人員解釋:“導盲犬還不能上公交車。”
無獨有偶,今年8月28日,二級肢體殘疾的開封小伙王金雷,想坐輪椅去旅游景點轉轉,陪護謝女士推他來到景點時,被工作人員攔下。對方稱:“殘疾人可免費,陪護需買門票。”沒有陪護,王金雷寸步難行,他們不得不輾轉到其他景點,走了6處,得到的是同樣的說法。更多像李玉梅和王金雷這樣的身體殘障人士很煩惱,他們認為,有些規定成了他們的“攔路虎”。
新規
殘疾人逛景點坐公交全免費
《辦法》的出臺,也許能終結李玉梅和王金雷們的煩惱。
《辦法》規定,今后,殘疾人持殘疾人證,可免費乘坐城市市區公共交通工具,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及導盲犬,準予免費攜帶;殘疾人持殘疾人證可以進入旅游景區,免收門票,視力、智力殘疾人和一級、二級肢體殘疾人的一名陪護人員免收門票。
《辦法》還規定,能享受免費搶救性康復工程的0~6歲兒童將越來越多,今后,更多的聽力障礙、先天性心臟病孩子可以接受免費治療;殘疾人在節假日可免費看電影。
《辦法》在1993年頒布的《河南省<殘疾人保障法>實施辦法》的基礎上,增加、修改了23條內容,涉及殘疾人康復、就業等方面,更符合時代特征,讓殘疾人權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