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家長們都為孩子起名糾結過,為什么?想為孩子起個與眾不同的名字唄!盡管名字只是一個符號,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卻在給孩子起名上下足了工夫。找大仙、按生辰八字、四個字、瓊瑤式的名字一波波襲來,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會湮沒在人潮中。
鄭州最紅名字:浩宇、欣怡
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公布,全國去年一年出生的戶籍人口,重名人數最多的男名為“浩宇”,女名為“欣怡”,均超過4萬人。有媒體通過查詢南京2000年以后出生的未成年人中,使用“浩宇”和“欣怡”作為名字的很普遍,光叫“王浩宇”的就多達165人。“王浩宇,165個。李浩宇,30個。王欣怡,105個。張欣怡,90個……”除了這兩個名字,使用頻率很高的還有“子涵”。南京至少有78個王子涵、42個陳子涵,男生女生都有。
鄭州什么情況?昨天記者在我市戶籍人口系統查詢后,發現鄭州的“浩宇”、“欣怡”也不少。其中,王浩宇623個,李浩宇214個,張欣怡154個,王欣怡148個。其次是“子涵”盛行,男女生都喜歡用,王子涵549個,陳子涵94個。
“輸入名字必須帶姓氏,不能只輸入名字,否則查詢不出來。”負責戶籍工作的民警告訴記者,這樣的名字,近三五年來用得最多,以前非常少。
這位民警透露,不少家長在起名時,考慮名字寓意。比如子涵,“子代表比較有學識的人;涵是有修養的人。而且現在家長很少給孩子起兩個字的名,起的都是非常時髦的名”。可是上了幼兒園,才發現重名的很多。
記者在康復中街一家大型婦幼醫院看到,重名的寶寶還真不少,“什么‘子涵’‘子軒’‘子豪’‘欣怡’,一天都要寫好幾個,有時候都差點弄混淆了。”一位醫生說。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在來辦理出生醫學證明前,給孩子取好名字,“也有取好了,上幼兒園發現重名太多來辦理改名證明手續的。”該醫院辦理出生醫學證明的工作人員說,辦理這種手續,在孩子入學前最多,“每天都有。”
起名要謹慎,改名麻煩多
“有的是為新生的小孩起名字,還有的就是為了改名字來查詢的。”一位戶籍民警說,很多家長查詢發現重名多,就開始申請辦理姓名更改手續,造成了很多麻煩。“這幾年改名字的人比前幾年多多了,理由也五花八門。”民警說,前段時間,一位市民來為孩子改名,理由居然是“算命的說這名字有災”。查重名的準媽媽居多。其中有位準媽媽準備了4個名字,但發現還是有重名,當時表示回家繼續動腦筋想名字。
9月6日報道可免費查重名的消息后,不少人到派出所為寶寶查詢。“起名字要慎重,也有規范,不能隨便亂起名字。”民警說,按照規定,公民起名字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允許采用父母雙方姓氏。子女采用父母雙方姓氏時,可按照雙姓起名,不算作復姓,但不能起除了父母姓氏以外的姓。對于有些人給孩子起名使用英文字母的情況,是不允許的。“如果要改名,在申報戶口1個月后,帶上父母雙方的結婚證、身份證、戶口本和孩子的醫學出生證明,到戶口所在的派出所申請。”
據悉,公安部曾經在前幾年出臺過一個《姓名登記條例(初稿)》,明確規定了不得使用自造字、不得使用外國文字、不得使用阿拉伯數字、符號等。該條例還規定,年滿18周歲的公民申請辦理名字變更登記的,以一次為限,“這就是說,姓名一旦確定,就不能隨便更改。”
事實上,改名字的確很麻煩,一旦變更,就意味著其他的所有文件、資料等都要進行更改,“改名涉及的相關問題,將極為麻煩,因此建議父母慎重。”
“康熙”來了
“王子”陪同
前日,湖北的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名叫“康熙”、“王子”的兩名新生也引發熱議。據了解,康熙和王子不但同一個專業,還住在同一間寢室。
康熙是湖北荊門人,今年考入該校法學專業。“從小到大都是這樣,走到哪里別人都會議論我的名字,已經習慣了。”面對大家的好奇,康熙顯得非常淡定。康熙的母親告訴記者,當初給孩子取這個名字只是想望子成龍,沒有其他用意。王子是甘肅金昌人,他大方地介紹:“我是王子!爺爺給我取這個名字是希望我各方面比較優秀吧!”
不久前,南京審計學院大一新生報到,一名女同學名叫“是朕”。“是朕”是江蘇常州武進鳴凰人,今年19歲。該校金審學院2011級會計系還有一名男生叫“雍正”,來自江蘇鹽城。(記者 馬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