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停車難、出行難”一直是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為緩解鄭州市停車出行難題,9月5日上午,在鄭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一個名為鄭州市停車誘導系統暨鄭州火車東站交通組織專家論證的會議正在進行。這個通過交通信息顯示屏、通訊設備等方式,向駕駛員提供停車場位置、使用狀況、誘導路線的系統,得到與會專家一致肯定。該系統或將有效化解鄭州火車東站及鄭州市區的出行及停車難題。
【兩套系統】
化解鄭州出行難題
所謂停車誘導系統,就是通過交通信息顯示屏、通訊設備等方式,向駕駛員提供停車場位置、使用狀況、誘導路線、交通管制的系統。通過誘導系統的完善,提高停車場周轉率和停車位使用率。從而減少無效交通,提高道路的使用率,以緩解誘導區的交通壓力,從而改善城市交通狀況。
而鄭州東站周邊交通引導系統,則是通過對鄭州東站樞紐引導系統進行設計,對既有道路標志標線進行改造。設計上強調零距離換乘目標,對鐵路客運站、公路客運站、地鐵站和城市公交、出租車(社會車輛)等進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和集中開發,以合理的方式,引導各種車輛出入鄭州東站。
【引導系統】
為鄭州東站出行解惑
會議現場,北京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的專家,通過電子屏幕,向與會專家演示鄭州東站周邊交通現狀及引導設計問題。此前,專家們已對鄭州東站周邊做了大量調研。鄭州東站位于鄭東新區CBD中心東南約3公里處,金水東路與商都路(原鄭汴路)之間,新107國道附近。鄭州東站是集鐵路客運、公路客運、軌道交通、城鄉公交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鄭州東站地上3層,地下兩層。從上往下依次是:高架二層為候車室;高架一層為站臺層;地面層為轉換層,中部設東西廣場通道、地鐵出站廳、中轉旅客候車廳、地鐵出口和相關服務設施等。南北兩側設長途、公交、出租、社會車輛停靠點。地下一層為地鐵轉換層。地下二層為地鐵站臺層。
由于鄭州東站的特殊地位,如何合理引導各種車輛出入鄭州東站,尤其是對鄭州東站交通引導標識設計,顯得極為迫切。
這次,設計部門將鄭州東站研究范圍分為外圍區、影響區和核心區3個層次。其引導設計原則主要以不熟悉鄭州東站的對象為服務目標。從而讓不同方向的車輛順利到達和離開鄭州東站。
外圍區以方向引導和分流引導為主,主要在環城高速和快速路位置設引導標志,避開交通壓力較大路段,主要對鄭州過境交通進行分流,減輕市區的交通壓力。
影響區是指由中州大道、熊兒河、東風渠、東四環、隴海路圍合的區域,該區域主要以方向性引導為主,引導車輛以合適路徑到達火車站,以避免繞行。在影響區內重要交通節點,設置鄭州東站的引導標志。
核心區是指由金水東路、東風南路、商都路、博學路圍合的區域。該區以功能引導為主,社會車、出租車、長途車、公交車按照既定的路線,到達不同的區,如送客區、停車場、發車區等。在核心區內設置功能區引導標志。
【停車誘導】
讓鄭州市遠離停車難
按照規劃,誘導系統先期建設規模覆蓋二七廣場區域、火車站區域、市政府行政區域、紫荊山立交橋區域、體育場區域等5個區域內的72個停車場、8000余個停車位。該系統需建一個停車場誘導管理中心,建一套停車場誘導服務平臺,實現中心控制和管理;第一階段建72套停車場數據采集系統;建設覆蓋二七廣場區域、火車站區域、市政府行政區域、紫荊山立交橋區域、花園路與農業路交叉口區域等5個區域的地面三級停車誘導發布終端。其中一級停車誘導屏29塊,二級停車誘導屏45塊,三級信息發布屏142塊。最后建設一套無線通訊網絡,實現采集端、發布端與控制中心的雙向通信。
現場專家普遍認為,兩套系統非常先進,能有效緩解鄭州市民的出行和停車難題。同時他們在細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在停車牌的設計上考慮到哪些是收費停車場,哪些是不收費停車場問題。考慮到行人的出行問題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