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解決停車缺口 年底前計劃建6萬個停車位
在鄭州,提起停車難,不少市民都會抱怨車位太少。昨日,記者從鄭州市城區綜合交通管理辦公室(鄭州市暢通辦)獲悉,上半年,鄭州市已經新建1.43萬個停車位,年底前計劃新建6萬個停車位。
這6萬個停車位能否解決鄭州停車難?如何解決停車位缺口巨大這個現實問題?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新聞
二七區新添“空中停車場”,預計月底開放
“二七區新建了一處‘空中停車場’,地點在鄭州市大學路與政通路交叉口東南角沃爾瑪商場樓頂。”昨天上午,記者從鄭州市二七區暢通辦獲悉。
在路口東南角,記者看到在建的沃爾瑪商場共三層,車輛可沿著西面入口的坡道駛上樓頂,從南面出口駛出。樓頂,停車場已基本成形,劃上了整齊的停車線。
沃爾瑪商場業主,鄭州深信投商用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曉琳告訴記者,沃爾瑪商場不僅地下配有停車場,還專門在樓頂開辟停車場。“此舉一方面可以滿足顧客停車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樓頂空間。”
沃爾瑪商場施工方,河南五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呂培超說,“該停車場有204個停車位,一個車位成本價合4萬。目前停車場工程已經基本完畢,9月底可以交付使用。”
至于收費,二七區暢通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域初步計劃按照鄭州一類區域地上公共停車場收費標準收費。即白天收費第一小時3元,以后每小時收取1元。夜間執行原收費標準5元/次。
數據
年底計劃建成6萬個停車位,缺口仍大
鄭州市副市長朱是西曾說過,2012年是鄭州市的“停車場建設年”。昨日,記者走訪市區多條主干道路、單位、小區發現,今年市區新增不少停車場。
在任砦北街省商務廳家屬院內,地上立體停車場已建成;在二七區地稅分局后院,立體停車場地基已挖好……鄭州市暢通辦副主任陳超表示,今年停車場建設中,單位和小區是主力。“不少市中心繁華路段的單位、小區率先建設停車場,并向社會開放,有效緩解市區停車難。”
市暢通辦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15日,全市停車場已完工項目38處、建設停車泊位14307個。根據最新的工作報告,今年市內五區要建設6萬個停車位,這6萬個停車位建設任務已經分配到各區,有望在年底前完成。
即便如此,一些業內人士也表示了自己的擔心。“鄭州停車場缺口巨大,且停車場建設速度遠遠跟不上車輛增長速度。”鄭州金地匯通停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春生說,“目前市區停車位僅有12萬個,缺口達23萬。嚴重的是,鄭州市每年汽車保有量以30萬輛的速度增長,停車位缺口在20萬以上,停車場建設任重道遠。”
矛盾
商家投建停車場,“問多建少”遇尷尬
朱志剛,河南省盛茂永代機械立體車庫總經理。
他非常認同“2012年是鄭州市的‘停車場建設年’”的說法。他說,停車場不應該是一個問題,而是一項機遇。如同上世紀90年代住房難問題一樣,停車行業也可以通過政策支持、自身調整以及老百姓消費習慣變化,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其一,鄭州規劃部門已經簡化停車場審批程序、建委已經按照臨時建筑批復停車場項目,政府還對建成的公共停車場進行獎補。其二,全國已經有30多家停車場企業逐鹿鄭州,停車場建設、管理均面臨深刻調整,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已經開始運作成立專業化的行業協會。其三,老百姓消費觀念發生變化。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是,現在在鄭州去飯店吃飯,首先會考慮停車問題。”
然而,實際情況是,不少攜重金投資停車場的商家正遭遇“問得多,建得少”的尷尬。深圳一家生產立體停車庫設備公司老總告訴記者,上半年,該公司在鄭州調研時,有190多家單位、小區有建立體停車場的意向,但最終達成合作意向并開建的寥寥幾家。
分析
多因素導致停車場建設“滯漲”
一位長期關注鄭州停車場行業的媒體人士認為,就鄭州市停車現狀、政府優惠政策以及市民需求而言,鄭州市的停車位建設應該遠遠高于目前的速度。
記者調查發現,多重因素造成鄭州市停車場建設出現“滯漲”。
首先,部分政府部門優惠政策執行不力,辦理停車場建設手續繁瑣,周期長。
其次,合適的建設用地難尋覓。去年,鄭州選址290處停車場,但經過核實,只有一小部分符合建設要求。一些單位積極建設停車場,但由于產權糾紛等原因暫時擱淺計劃。
再次,部分住宅小區業主積極性不高。如在南陽路某小區,建設停車場手續均已辦齊,但施工過程中,一些業主以立體停車場建成后遮擋陽光為由,阻撓施工。
最后,停車場經營窘迫,打消社會資本建設停車場積極性。據測算,市區繁華地段一個公共停車位每天可收18元錢(收費標準低于周圍西安、太原等省會城市)。也就是說,一個成本為5萬元左右的停車位運行10年才可收回成本。
舉措
投建停車場,吸引社會化資金參與
河南省科學院副院長、教授張占倉認為,鄭州停車場建設正在起跑階段,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他建議,政府主導投資,吸引社會化資金積極參與停車場建設,進而帶動單位、企業甚至住宅小區建設停車場。比如,鄭州應該投資停車場項目,將其作為城市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部分。
值得慶幸的是,鄭州不少區已經開始這樣做。二七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二七區今年專門拿出3000萬元財政資金,由政府主導投資建設停車場,目前已初步確定一些項目。“比如,二七廣場德化美食廣場計劃建兩座5層停車場;嵩山路與長江路交叉口西北角要投資建設一座地下停車場,預計建600多個車位。”市暢通辦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今年鄭州市其他區也拿出專項資金,支持停車場建設。
觀點
治理停車難,需要打“組合拳”
鄭州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鄭東軍認為,停車難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治理停車難,一定要打“組合拳”。“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停車場建設力度,力爭盡快補上這個‘短板’;另一方面,鄭州要管好車輛,如進一步深化差別化收費政策,提高市中心繁華路段出行、停車成本,減少開往市區車輛。”
陳超認為,治理停車難,首先要加強道路、停車場建設,提高車輛通行、停放能力。其次,發展公共交通。再次,加強交通管理。例如,推行錯時上下班制度等。最后,一定要規劃先行,進一步提高住宅、寫字樓配建停車位比例。
(記者 王磊 文 白周峰 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