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民劉先生沒料到,他的一篇投訴鄭州南站高速收費不合理的博客引起河南省交通廳的關注。博客發出后,省交通廳工作人員多次打電話、發短信約見。昨天下午4點半左右,劉先生來到省交通廳,聽取他們就河南省高速公路計費標準的解釋。
【投訴】
開車從南陽回鄭 多收高速費35元
8月19日,劉先生駕車從南陽臥龍站上高速返鄭。其間,他途經G40滬陜高速、S83許平南高速、G4京港澳高速及S1機場高速到達鄭州南站下道,全程高速共計286公里。
“繳費時值班員找我要170元。我當時就問怎么這么多,應該在135元左右。”劉先生告訴記者,可值班員稱是電腦計算的,自己也不清楚。
“我問值班員:‘我是從哪兒上高速的?走哪條線過來的?’值班員說:‘是在南陽臥龍站上的,從鄭堯高速過來,全程約297公里。’我要求查看監控,卻遭到拒絕。”劉先生說。
第二天,劉先生以《鄭州南站高速收費不合理投訴》為題,把自己的遭遇發布在了新浪博客,點名要求河南省交通廳給予解釋:河南省高速公路收費標準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計費結果?
【回應】
“最短路徑收費方法”導致收費出現差價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收費出現不一致?昨天下午4點半,記者隨劉先生來到河南省交通廳高速公路聯網監控收費通信服務有限公司。
對此,該公司董事長代先生解釋,2007年至今,河南省高速公路收費一直是實行“最短路徑收費方法”,該方法由省發改委會同幾個部門聯合制定。即汽車從甲地到乙地有數條線路可選擇,收費時,系統會自動默認選擇兩地間最短的那條線路收費。當初制定時,我省高速公路網還不像現在這么復雜,從甲地到乙地間的可選線路沒有那么多。政府出發點非常好,想要簡化收費程序,同時減少廣大司機的支出。
“但隨著我省高速公路網的快速發展,從甲地到乙地之間的可選線路增多。且不同線路所經過的路段不同,有的經過山區、河流,建橋梁、隧道的工程造價較高,因此線路收費也就相對高一點。而從甲地到乙地的最近線路,也可能就是那條收費相對較高的路段。”代先生說。
【提醒】
所選線路多橋梁、隧道等設施,收費高
據劉先生介紹,8月16日,他從鄭州到南陽去時,選擇了“鄭州南站——機場高速——京港澳高速——許平南高速——南陽站”線路,收費120元;從南陽回鄭州時,選擇了“南陽臥龍站——滬陜高速——許平南高速——京港澳高速——機場高速——鄭州南站”線路,收費170元。
劉先生走的路程幾乎一樣,距離差別也很小,按理說不應差價那么大。但高速公路收費系統按“最短路徑原則”計算的返程線路,是“南陽臥龍站——二廣高速——鄭堯高速——鄭州繞城高速——機場高速——鄭州南站”線路。因為這段線路所修建的橋梁、涵洞和高架橋相對多一點,收費也自然會高。 “因此,劉先生回程被收取的170元過路費,實際就是從南陽臥龍站進高速后的最短路線計費,而不是按他實際走的線路計費。”代先生說。
約見結束后,劉先生對此表示理解。他希望通過大河報提醒:“以前不知道這種收費方法,走高速時總想當然地選擇路途相對近的線路,但沒考慮到高速路上的橋梁、隧道、涵洞等設施,以后希望廣大司機朋友能注意這些。”
(記者 王迎節 實習生 董京)
相關新聞
更多>>